無錫:藍藻重災未消 企業排污不斷

時間:2007-06-05 來源: 作者:



  事件回顧

  無錫陷入飲用水危機

  自528日起,因氣候因素等影響,太湖流域高溫少雨,水位偏低,使無錫太湖的梅梁湖等湖灣,比往年提前兩個多月出現了大規模藍藻現象。

  528,無錫市委市政府迅速啟動了太湖藍藻治理的緊急預案,水利部太湖局緊急啟用常熟水利樞紐泵站從長江實施應急調水。

  529,無錫市區居民自來水臭味嚴重,引發了無錫市有史以來因太湖藍藻爆發導致的最大規模的供水危機。

  530,根據水利部的要求,太湖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無錫市人民政府緊急會商,最大限度地加大望虞河引江入湖水量,在當天下午還拆除了管杜山圍堰,并協調常州武進港水利樞紐關閘擋污,加大了江陰沿江水閘泵站引長江水力度,共計調引長江清水超過3.67億立方米,入湖超過1.9億立方米。

  與此同時,市面上的桶裝純凈水價格瘋長,有的賣到35元一桶,很多地方出現了水荒。

  53161日凌晨,無錫市氣象局發射了共計15枚火箭人工增雨作業彈,27小時內湖區雨量平均超過23毫米,大大緩解了水源地水質進一步惡化的壓力。

  在政府的干預下,很多水果店、棋牌室、理發店門口開始賣水了,但瓶裝礦泉水價格漲了近一倍。

  61日晚8,無錫市太湖藍藻應急指揮部傳出消息,藍藻技術處理經實驗后取得了決定性進展,無錫市民有望在未來幾天重新用上清潔水。目前,恢復正常供水的初步目標已經實現,無錫房管部門也通知全市小區物業打開水箱放空存水。

  不治根本

  污水加污水臟上加臟

  按照事件發生之后無錫市政府對公眾的解釋:這是一次“水生態災害”。

  危機發生后,無錫市在幾天內幾乎是全城動員,面對危機。那么,這次飲用水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據了解,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經濟飛速發展給太湖帶來了沉重的環境污染壓力,太湖流域范圍的各類河湖水體,隔三岔五地變黑、變紅、變黃,太湖水體和沿湖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

  太湖的水環境問題,一直是無錫市民心中的隱痛,日復一日,揮之不去。

  據了解,就在爆發這次嚴重危機之前,無錫市政府治理太湖水環境的工作,從來沒有停歇,各種有關治理藍藻的研討會、論證會、達標排放行動,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近幾年共搬遷、關閉了沿湖企業48家,退漁還湖3282畝。”無錫市環保局法規處長高葉青對記者說,“但是,引起太湖水體富營養化的關鍵是氮、磷的含量,這些污染源大部分由生活污水帶來,在水體和湖底淤泥的含量都很高,不容易清除。”

  當記者問到為何不能及時清淤時,高葉青說:“面積太大,理論上講應該,但這樣的工程要花多少錢!太湖這么大,可不是西湖啊!”

  “實際上,對水體進行清淤,是解決問題的直接途徑!币晃画h保局的負責人對記者坦言,“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時,農村為了養魚每年冬天要抽干河道里的水,農民們都下河床挑淤泥。但是現在,農民都進城打工去了,養魚的都進了開挖出的魚塘,自然形成的河流湖泊多少年都沒有徹底清理了,沉積在湖體淤泥里的有機物和有害金屬元素不加以清除,很難徹底改善水質!

  同時,在湖區受到嚴重污染的淤泥不能“痛下決心”治理的情況下,沿湖的工業和城市生活廢水卻仍然在日復一日地向太湖排放,考驗著湖體的承受能力。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無錫:藍藻重災未消 企業排污不斷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