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藍藻爆發,引發水質污染

時間:2007-06-05 來源: 作者:

    無錫太湖藍藻暴發導致自來水發臭。蘇州飲水水源地水質雖未出現異常,憂心的市民昨天仍打來電話稱,南園橋下的環城河大片水面漂浮著藻類物質,疑似藍藻。城區河道一旦變臭,枕河人家該如何熬過這個盛夏呢?

  昨天,在南園橋東側岸邊,記者果然看到水面上漂浮著大片植物,綠色、片狀,一小撮一小撮聚在一起,河岸拐角處尤密。未設柵欄的岸上站著許多市民。家住翠園新村的幾位老人對記者說,無錫太湖暴發藍藻的消息牽動人心。連續幾天,他們注意到,河上浮著的這種藻類長勢驚人,究竟是不是藍藻?如果得到證實,會不會出現大面積暴發?雖不用作飲用水,可城區河道一旦發臭的話,對居民的影響可不亞于自來水發臭!如果是這樣,政府部門要及時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帶著居民的擔憂,記者昨聯系河道管理部門得知,城區35公里及城外數十公里河道,每天都是引外城河水進行沖換的,年沖換量達到4億立方米。去年夏天,臨頓河、干將河等河道一度出現過一定數量的藍藻。但今年以來,藍藻入侵城區河道的現象尚未發生過。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南園橋跨環城河、盤門內城河。現場勘察發現,市民反映的“藻類”在環城河水面,“其實不是藍藻,而是浮萍”。

  與河道部門的說法不同,環城河上的漂浮植物,環古城風貌管理部門斷定為“綠藻”。對此,省太湖漁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藻類品種有幾百種之多,藍藻、綠藻可歸為“藍綠藻”,一旦出現大面積積聚時,水如果不流動,其生長繁殖速度將是“幾何倍的”。一旦出現大面積死亡,河水就會發黑發臭,就需要用密網進行人工打撈。需要提醒的是,發現生活飲用水源受到嚴重污染,供水安全受到威脅等緊急情況,市民應及時向環保、水務部門舉報。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