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南水北調 >> 

制定適應市場經濟的水政策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

時間:2006-12-12 來源: 作者:李維濤

   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的出路,就應緊緊抓住產生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即投資模式、管理體制和供水價格等水政策體系,這是在水資源合理開發、優化配置、有效利用中的瓶頸因素。應研究和尋找長期困擾和制約水行業迅速發展的突破口,使投資者樂意將資金投向供水工程,管理者自覺主動維護工程正常運行,用水者提出適當的可獲得滿足的需水量和水質要求,從而在供需雙方追求各自利益的同時使水資源達到供需平衡。

三、科學合理的水價政策,應當在體現水的特殊物質屬性的同時體現水的一般商品屬性

   工程水以其特殊物質與一般商品的有機結合,尤其突出地體現了水的雙重作用。因此,工程水的價格政策就應區別于其他商品,水價政策應當在體現水的特殊物質屬性的同時體現其一般商品屬性。水價政策是水政策體系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價的高低直接影響供需雙方的切身利益,水價政策及水價的調整將導致全社會各方利益的調整與再分配。

   科學合理的水價應包含兩部分內容:其一,反映水的特殊物質屬性。從某種意義上講,水資源是自然資源,歸國家所有,所有用水戶無論是否通過采取工程措施達到使用和消耗水的目的,均應向國家交納水資源使用費即水資源費,從而體現水資源為國家所有這一基本原則。水又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物質和必需品,國家掌握水資源的宏觀調控和分配權,在需要的時候,國家會不惜一切代價為某一流域或區域提供維持生存和發展的必需水量,而不以任一流域或區域的意志為轉移,國家不允許任何流域或區域對水資源形成部門或區域壟斷。其二,體現水作為一般商品的基本屬性。通過工程措施提供給用戶的水,一般均須經過水源工程對天然水量進行調蓄,引水供水工程將水送至用戶附近,經配水管網到用戶;為保證水質要求,需要對源水及其周邊提出環境保護要求或采取保護措施;對使用后排放的污水要采取一定的處理措施使其達到排放標準。在整個水循環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建設資金作為保證。形成商品水還需要一定的運行成本,在水循環過程中,需要管理者對工程實施維護管理,工程的運行維護費必不可少。為形成良性循環,管理部門適當的贏利已被大多數人所認可,因此水價的第二部分應包括工程折舊、運行成本、合理利潤及稅金等項內容,應按不同工程分別計算確定。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