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的基本思路
為了做好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遵照國務院領導的多次指示精神,汲取以往調水工程規劃的經驗教訓,經過反復醞釀研究,大家認為本次規劃應按照水資源合理配置、工程分期建設、市場機制運作、方案科學可行的基本思路進行。
1.水資源合理配置
依據水資源合理配置的抑制需水、有效供水和保護水質三大基本任務,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就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的重要基石和前提。朱基總理“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指示,明確要求南水北調工程的規劃與實施必須建立在水資源合理配置的基礎上。由于我國的供水系統當前明顯存在城市與農村兩大供水系統,南水北調工程近期的主要供水目標是滿足城市發展用水需求,主要原因是城市的人口與工業企業集中,用水需求增長較快,水污染嚴重,水價有較大的調整空間。當前,黃淮海平原地區的許多城市大量擠占了農業用水,限制了農業的發展,調水后可通過水量置換的辦法還水于農業、還水于生態,部分解決農業發展用水及生態環境用水問題。
另一方面,較科學、準確地預測未來主要用水城市的需水量,是合理確定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工程規模的基本依據。要在認真調查分析近3年(1997~1999年)各規劃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的基礎上,編制城市節水規劃、水污染防治規劃、地下水控采規劃、制水與配水系統規劃以及分年度提高水價計劃等,擬定相應的政策法規,改革水資源管理體制,確定不同規劃水平年(2010年、2030年)需要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工程的供水量。因此,開展南水北調城市水資源規劃不僅非常必要,同時也有利于是把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水資源的工作落到實處。
2.工程分期實施
由于水資源合理配置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過程,調水工程建設不可能一勞永逸,需要根據需水增長、科技水平、經濟實力等多方面的變化,不斷滾動作業,均衡發展。要按照先通后暢的原則,全面規劃,分期實施,依據受水地區可持續發展對水資源數量和質量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需要,合理確定需水過程,據此確定工程規模,最大限度地發揮南水北調工程的效益。
事實上,需水增長是一個漸變過程,節水、治污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受水地區的用水達到規劃設計的調水規模需要一個消化過程,評價減免調水對生態和環境不利影響所采取的措施的效果同樣需要一個觀測過程。而供水增長是一個突變過程,是一個階梯式上升的過程。需水與供水的增長過程不可能在任意時間都達到平衡,見下圖。
3.市場機制運作
只有通過市場,才能更為合理地配置水資源。應當特別指出,農業與生態用水是很難采用市場機制運作的,屬政府行為。尤其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政府補貼農業生產用水將不可避免。因此,本文重點討論的是城市生活和生產用水的市場運作問題。
從短期來看,“缺水”實際上是一個經濟的概念,即邊際產品價值大于邊際供水成本,也就是由于供水價格偏低,資本市場缺乏向供水工程建設投入資金的驅動力。從長遠來看,由于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需水對可利用水資源不斷增加的壓力,可能會危及區域或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目標。此外,低價位的城市供水還會導致用水浪費,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
隨著黃淮海地區各。ㄖ陛犑小⒆灾螀^)城市供水價格較大幅度的提高,資本市場向供水工程建設投入資金的驅動力也隨之提高,同時需水價格彈性系數的作用又將促使水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水價較大幅度的提高將會直接導致社會產品成本的提高或利潤的下降,影響其國際競爭力。問題是在當前有利的形勢下,如何加快水權與水價改革,構筑新的水價形成機制,盡快建立并逐步規范水市場,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新的管理體制。
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將按照“政府宏觀調控,市場機制運作,企業化管理,用水戶參與”的思路,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建設管理體制和良性運行機制。
4.方案科學可行
方案科學可行主要是以科學的態度編制工程規劃方案,具體體現在南水北調工程規劃方案具有可行性并且使涉及的各方有較高的認同性。因此,我們必須在工作中保持較高的透明度,才能基本保證規劃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在具體工作中,重點采取“金字塔式”審查程序!赌纤闭{工程總體規劃》有12個附件,每個附件又有若干專題。先組織有關專家對最基礎的專題進行評審,當其全部專題都通過評審后,才能夠對相應的附件進行審查。當全部附件都通過審查之后,最后對《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報告進行審查。通過邀請多方面院士和專家參與專題、附件和總體規劃的評審和審查,是保證規劃方案科學性和可行性的重要措施。在評審和審查的過程中,還要根據實際需要,及時召開由地方和部門代表參加的各類座談會、協調會和咨詢會,溝通情況,征求意見。
5.工作重點
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主要圍繞以下四大方面展開:
一是“三先三后”,重點突出節水、治污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容,主要有《節水規劃》(全國節水辦公室負責)、《東線工程治污規劃》(國家計委牽頭負責)和《南水北調工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國環境規劃院負責)。
二是“四橫三縱”,做好水資源合理配置和工程總體布局,有《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規劃(修訂)》(淮河水利委員會、海河水利委員會負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規劃(修訂)》(長江水利委員會負責)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規劃綱要及第一期工程規劃》(黃河水利委員會負責)和《黃淮海地區水資源合理配置與南水北調工程總體布局》(水利部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與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負責)。
三是“機制體制”,重點研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與管理的機制和體制問題,包括《南水北調工程水價分析研究》和《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與管理體制研究》,兩項研究均由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負責。
四是“基礎工作”,包括《南水北調城市水資源規劃》(水利部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負責)、《海河流域水資源規劃》(海河水利委員會負責)和《南水北調工程規劃方案綜述》(水利部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負責)。
此外,還開展了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負責的《南水北調工程綜合效益分析研究》,國家計委還直接安排北京仿真中心開展《南水北調工程仿真系統研究》。
南水北調工程是解決北方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的特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是我國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和子孫后代的長遠利益。為了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重要指示精神,具體體現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我們應當齊心協力,兢兢業業,在水利部領導的精心指導下,在有關部門、地方和專家的積極配合下,努力做好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工作,不辜負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尤其是北方缺水地區人民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