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南水北調 >> 

水資源合理配置是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的理論基礎

時間:2006-12-12 來源: 作者:

    當供水總量達到8000億m3時,全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量占水資源總量的比例(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28.6%。國際上許多水資源和環境專家認為,考慮到生態與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要求,從水資源合理配置的角度上來看,一個國家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達到或者超過30%時,人類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將會遭到嚴重破壞,需要格外謹慎。因此,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就顯得格外重要。

   盡管我國的經濟總量目前已名列世界前矛,其名次還將不斷提升,但人均水平依然不高。由于水資源合理配置的時間、空間和質量調配等工程投資大、工期長,如果水利基本建設的投資不能在近期達到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的5%~6%?并一直保持到2050年前后,供水嚴重不足和水質嚴重污染將長期存在,作為基礎設施的水利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因素。另外,通過改革水權、水價,尤其是較大幅度提高城市水價,逐步建立和規范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水市場,放開其資本市場,既可以促進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還可以減輕國家投入的壓力。

   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本身尚不夠完善,與其相適應的水市場更是處于理論研究的階段,水資源合理配置的市場條件還不成熟,盡管城市水價有較大幅度提高,有利于開放水資源工程建設的資本市場。所有這些對于實現水資源合理配置都存在不利影響。我們的眼光不能僅僅局限于為調水而調水,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必須是“一石三鳥”,即促進合理配置水資源、建立完善水市場和改革創新水管理體制。建立和完善水市場以及改革和創新水管理體制的關鍵是政府要依據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和我國的國情、水情,制定有效的“游戲規則”并加強監督和管理。

   要逐步建立適應水市場運作的現代管理體制,這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供水政策都屬于福利政策的一個組成部分,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水市場的空間狹小,作用有限。更嚴重的是“多龍管水”的行政體制不利于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水管理體制,需要從機制上認真研究解決。

   當前,水利基礎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儲、傳輸的手段落后,水文、水利規劃、科學研究等前期基礎工作薄弱,行業從業人員素質亟待進一步提高,管理機制和體制不健全,政策法規建設滯后,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斷強化水利能力建設,為實現水資源合理配置奠定重要基礎。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