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工程是否會對區域性氣候、自然環境等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危及相關地區的生態安全?這樣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21世紀是生態世紀,作為人類改造自然的又一壯舉,南水北調工程將抒寫人與自然關系的新篇章。
事實上,南水北調工程首要目的是解決北方地區嚴重的缺水問題。因此工程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生態環保工程。南水北調不僅給北方補充水,還有一個重要使命就是使江漢流域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健康發展,實現“雙贏”。
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必須遵循自然規律。漢江中下游、長江下游以及出?诘纳鷳B在調水后受到的影響等問題,都在南水北調工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得到全面考慮和妥善解決。分析論證表明不存在制約工程興建的生態環境因素。
南水北調能否成為一項生態工程,治理污染是關鍵。沒有環境保護,調水的基礎就會瓦解,調來的水都是污水。因此,工程規劃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治污方案,強調以治為主,形成“治理、截污、導流、回用、整治”的治污工程體系。在東線工程受水區、輸水區及其相關水域內,將分別實施清水廊道工程、用水保障工程及水質改善工程。規劃建設的相關工程有300多項,總投資200多億元。輸水干線和用水規劃區的水質可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三類標準。
在白雪皚皚的青藏高原,長江、黃河的潺潺源頭緊緊相鄰,一路流淌奔涌,萬里崇山峻嶺把它們遙遙隔絕。如今,為了祖國的興旺發達,為了民族的繁榮昌盛,中華兒女將要把它們牽到一起。
原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長委前身)主任、新中國水利界元老、年近百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