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搖籃,但它有時候卻會出現斷流,這種現象正是中國水危機日益嚴重的生動寫照。
現在,一項與當年三峽工程一樣雄心勃勃且充滿爭議的黃河拯救工程又被提了出來,人們計劃從水資源豐富的中國南方調水上百億噸給黃河以及北方那些依靠黃河水生存的城市。
這一項目的批評人士擔心,以耗費數百億美元資金以及造成環境損害為代價換來的只是中國北方長期水缺乏問題的暫時緩解。但水利官員們認為,要想使中國蓬勃發展的城市獲得充足的供水,緩解過量使用黃河水以及中國北方地下水嚴重超采的問題,上馬這一項目是唯一的出路。
就在圍繞這一項目的爭論不斷加劇之際,北方嚴重的缺水問題已經迫使中國政府不得不提早建設這一項目的部分輸水管網,以確保2008年北京奧運會能有充足的供水。
身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北京師范大學
劉昌明是黃河水利委員會(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一個專家小組的成員,這一小組的科學家們正試圖將該項目的長江上游引水工程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這一項目的批評和支持人士都承認中國北方水資源短缺的嚴重性。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的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北京人的水資源擁有量更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十分之一。中國嚴重缺水的城市約有136個。雖然農業灌溉占用了大部分水資源,但隨著經濟的增長,工業和居民生活用水量也在迅速增加。
污染問題則使水資源危機進一步惡化。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有3億多人無法獲得清潔的飲用水,他們幾乎占了中國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原因是中國一半以上的主要河流都遭受了嚴重污染。中國四分之一的河水已不適合于工農業使用。經紀公司里昂證券亞太區市場(CLSA
Asia-Pacific Markets)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水資源不足使中國的工業產值平均每年少增長250億美元,并使工業產值每年損失190億美元。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的馬軍估計,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10年北京將每年缺水100億噸。該中心編制了一個有關中國河流污染情況的數據庫。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