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們在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上并未達成共識。水利部(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和黃河水利委員會等機構的官員們支持實施最先由毛澤東在1952年提出的南水北調計劃。中國政府由于擔心外界批評其環境政策,因此允許對這一工程的具體規模展開某種程度的公開討論,這在三峽工程當年上馬前是不存在的。
作為中國第二大河,黃河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就相當于密西西比河之于美國人。它對孕育中國遠古文明起了重要作用,蘭州、烏海、包頭、開封和濟南等主要城市都位于黃河沿岸。當黃河中下游1997年出現嚴重斷流時,中國人在震驚之余開始了反思。這條因攜帶大量泥沙而得名的河流經常泛濫成災,因為它下游的河床要高于周圍地面,這使黃河獲得了“中國之憂患”的名聲。
中國政府在2001年底宣布,將開始實施南水北調工程,把長江水引到黃河及其周邊地區。
這一工程全部完工預計需要數十年時間,累計投資估計將超過600億美元,它將分東、中、西線修建三條引水渠,把近450億噸長江水引向北方。東線引水工程將在現有京杭大運河的基礎上興建,這條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全長
東線工程的一期將在2008年之前把長江水引到東部省份山東及北方港口城市天津。
到2010年時,從長江支流漢江向北京輸水的中線引水工程將會完工,中線引水渠大部分為明渠,但穿越黃河的一段將為地下渠道。
中線引水渠沿線的約22萬居民需要動遷,這條引水渠將穿越一系列古代建筑和考古遺跡。提高對被占農田的補償增加了引水工程的建設成本。據官方通訊社新華社(Xinhua
News Agency)報導,南水北調工程項目的負責人張基堯今年5月表示,東線和中線工程的建設成本已被向上修正了80%,達到280億美元。
西線工程將通過開鑿在山
間的一系列渠道把長江上游的水引向黃河。這一工程定于2010年開工。
該工程的規模甚至會使渠道和堤壩綿延數百英里的美國加州引水工程相形見絀,而它引發的爭議也絲毫不比美國這一農業灌溉工程當年遜色。美國那些工程因將水引向遠離自然水源地的大城市而造成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環保人士擔心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中國。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的
林凌說:“我仍然堅持認為,政府在最終決定上馬像南水北調這樣一個大工程之前,需要發動官員、專家和學者對其進行廣泛討論,以避免今后犯大錯誤!彼f:“現在是2006年,在西線工程2010年開工之前我們仍然有充足的時間對其進行充分的討論和研究。”
這本書的文章作者們稱,西線工程在生態方面弊大于利。它將降低西南地區一系列水電工程的發電能力。這本書出版之際四川省恰好遭受了50年一遇的大旱,那里等待取水車供水的人排成了長隊。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