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三)

時間:2006-12-12 來源: 作者:


   (2)西南地區
       主要包括長江、珠江和瀾滄江、怒江、元江、雅魯藏布江等國際河流。本地區的水資源總量達1.01萬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5132立方米,均據全國前列。可開發水能蘊藏量(不含西藏)為2.12億kW,居全國首位。但由于山高水深,地形復雜,還有大片巖溶山區,水資源的開發成本較高,至今開發程度很低。云、貴、川、渝和西藏的人均灌溉面積分別為0.029、0.013、0.024、0.016和0.056公頃,除西藏外,都低于全國平均數0.038公頃,貴州居于全國末位。目前仍有1600萬山區人口飲水極度困難。許多地方陡坡開荒,靠天吃飯,與西北的山丘區一樣,也形成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惡性循環。比西北山丘區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暴雨的強度和頻率更大,山區的表土層很薄,有的山坡表土沖刷殆盡,形成觸目驚心的石漠化。有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如滇中高原、川中和川東丘陵地區,則因地勢較高,缺少水利骨干工程,仍形成局部缺水。由于水能資源遠離電力負荷集中的東部地區,水電的開發程度只有10.5%(不包括西藏)。因此,發展水利和水電,是支持本區的大開發的重要基礎條件。建議:
——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退耕還林還草,發展多種經營的大農業。
——
在退耕還林還草的同時,要大力支持以中、小、微工程為主的水利扶貧工程,建設包括集雨窖灌等多種形式的有一定灌溉保證的基本農田,為廣大農民恢復保護生態環境和脫貧致富創造條件?紤]到西南地區山高坡陡的特殊地形條件,建議對本地區的一些中型水庫,按大型水庫給予扶持。
——
對一些生態環境嚴重惡化、解決飲水非常困難、交通極為閉塞的山區,要下決心遷移人口,合理調整人口布局。
——
在局部缺水地區,建設適當的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如滇中高原的補水工程、嘉陵江亭子口水庫灌區工程、涪江的武都引水工程以及金沙江的向家壩引水灌溉工程等。
——
發揮水能資源的優勢,以開發水電、西電東送為大開發的重要項目,加快本區的總體經濟發展。為此需要國家對全國電力布局進行宏觀調控,關閉一部分污染嚴重、效率低下的火電站,并實行廠網分開的電力體制改革,為西電東送開拓市場。同時,對水電的稅率和貸款實行國際通行的優惠政策。
——
嚴格保護三峽和其他水庫及高原湖泊的水質,對已經污染的滇池等水源,要抓緊治理。
——
西藏地區近期重點開發一江兩河(雅魯藏布江、拉薩河、年楚河)的水資源,發展灌溉和水電,同時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上一頁 頁碼:[<< 1 ...5 6 7 8 9 10 11 >>] 下一頁 共11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