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三)
時間:2006-12-12 來源: 作者:
⑤東線、中線和西線工程的互補
考慮到目前分給黃河上游的用水指標偏低,在東線和中線起作用后和西線工程完成前,作為過渡性措施,可以利用東線和中線的增補水量,適當取代黃河下游灌區的部分用水,以增加黃河上游的分水指標。
⑥西線要抓緊前期工作
對西線方案,應抓緊進行扎實的前期工作,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制定逐步實施的方案。
⑦要認真審核長江流域調水后的生態環境影響
長江流域雖然水量相對豐富,但各支流的情況很不平衡,預測到2030年以后,長江流域內的徑流量利用率也將超過25%。因此,對東、中、西各線,不但要進一步審核對各調水區的生態環境影響,而且要綜合東、中、西三線,審核對長江全流域直到入海口的生態環境影響。
8.與生態環境建設相協調的西部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戰略
西部地區是我國長江、黃河、珠江等主要江河的發源地,是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重點。西北地區水少地多,西南地區水多地少,自然條件有很大不同,但生態環境都很脆弱,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都屬于全國的后進地區,據統計,西部地區50年來的水利投資僅占全國的15%。
在西部地區大開發中,要從缺乏生態環境意識的低水平開發利用水資源轉變為: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全面合理地開發利用當地水資源,為經濟發展創造條件。現就西北和西南兩個地區分述如下。
(1)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又可分為內陸河流域和黃河流域兩個不同類型,需要分別加以分析。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下一頁
共11頁
更多關于 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三) 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