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三)
時間:2006-12-12 來源: 作者:
③西線
西線工程從長江干流通天河及支流雅礱江、大渡河調水進入黃河上游,補充黃河水源,估計可能的調水量100億~150億立方米/年。
由于前期工作還沒有達到應有的深度,尚難作出全面評價,但一般估計,實施難度將大于中線和東線。
④“大西線”
“大西線”工程有各種方案,都是由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怒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等調水進入黃河上游。
經研究后認為,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大西線”設想的一些工程沒有現實的技術可行性。就我國未來16億人口的發展形勢看,也沒有大開荒、大移民以至興建“大西線”的現實必要性。
(3)對實施步驟的建議
①南水北調的實施步驟
根據對黃淮海地區水資源供需的分析和南水北調各條線路的初步評價,建議南水北調的實施分為兩大步:
第一步,2020年左右,完成南水北調的東線和中線,并適當調增黃河上中游省區的分水指標。
第二步,2020~2050年,逐步實施南水北調的西線工程。
②東線和中線的先后問題
研究后認為,東線和中線都是解決黃淮海平原缺水所必需,而且各有其主要供水范圍,無須比選誰先誰后,也不是必須在一條工程完成后才能進行第二條。在北方水資源合理配置的總體規劃下,可以分別作為獨立的項目,按照國家的基本建設程序,進行前期工作并確定各自的實施步驟。只要前期工作可靠,開工條件成熟,都應盡快地逐步實施。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8 ...11 >>]
下一頁
共11頁
更多關于 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三) 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