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三)

時間:2006-12-12 來源: 作者:


    種種情況說明,水價是水資源管理中的主要經濟杠桿,對水資源的配置和管理起重要的導向作用。必須在國家水資源管理機構的統一領導下,根據國家確定的水資源戰略,明確制定我國現階段的相應水價政策和水價系統。北京市最近出臺的水價改革辦法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值得研究推廣。
  

    當我國人口增至16億時,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將降到1760立方米,已接近國際公認的水資源緊張的標準,水資源的形勢十分嚴峻。同時,防洪減災的任務也十分繁重。經過對防洪、農業、工業、城鄉生活、生態環境等各方面情況的分析,認為:在加強管理、加大投入、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注重保護的前提下,我國有條件在人與環境協調共處的基礎上,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提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總體戰略和相應八個方面戰略性轉變的要求,其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成節水防污型的社會。這個問題在我國雖已提出多年,但至今未能全面貫徹,其根本原因是:提高用水效率不單純是水資源本身的問題,而是一場涉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革命。21世紀即將到來,如果我們再不抓緊時機,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必須從現在起進一步明確方向,下定決心,進行扎扎實實的工作,結合工農業和城鄉建設的現代化,提高我國的用水效率。本報告力求全面系統地分析戰略性轉變的必要性和主要內容,并進一步提出為實施戰略轉變所必須進行的改革。我們希望,這個報告能進一步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并形成共識,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在中國大地上真正展開一場提高用水效率的革命。
全球陸地可更新的水資源量,根據《中國水利百科全書》、《國際人口行動計劃》和《國際水》雜志等不同資料來源,分別為46.8萬億立方米、41.0萬億立方米和42.78萬億立方米,我國占全球水資源的百分比相應是5.79%、6.61%和6.34%。
我國耕地按1億公頃計算?為全球耕地的7%;如按國家土地管理局1996年調查數1.3億公頃計算,為全球的9%。
按氣象部門規定,24h雨量超過50mm稱之為暴雨,100~200mm為大暴雨,超過200mm為特大暴雨。
本報告將江河洪水分為四個等級:小于20年一遇為常遇洪水,20年一遇~50年一遇為較大洪水,50年一遇~100年一遇為大洪水,大于100年一遇為特大洪水。所謂多少年一遇,是指一定量級的洪水每年發生的機率,并不等于隔多少年再遇到一次。

 

 

上一頁 頁碼:[<< 1 ...8 9 10 11 ] 下一頁 共11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