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二)

時間:2006-12-12 來源: 作者:


? (3)加強點源、面源和內源污染的綜合治理
   除工業和城市生活排水造成的點源污染外,我國的面源污染也越來越嚴重。面污染源包括各種無組織、大面積排放的污染源,如含化肥、農藥的農田徑流,畜禽養殖業排放的廢水、廢物等,其嚴重影響已經在我國很多城市和地區顯現出來。如北京近郊畜禽養殖場排放的有機污染物為全市工業和生活廢水所含有機污染物總量的3倍,滇池流域的面污染源所排放的氮磷污染占據了氮磷污染總量的60%以上。因此,面源污染的控制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面源污染的控制應與生態農業、生態農村的建設相結合,通過合理使用化肥、農藥以及充分利用農村各種廢棄物和畜禽養殖業的廢水,將面源污染減少到最大限度,同時也可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湖泊、河流、海灣的底部沉積物蓄積著多年來排入的大量污染物,稱為內污染源,目前已是水體富營養化和赤潮形成的重要因素,在適當條件下,還會釋放出蓄存的重金屬、有毒有機化學品成為二次污染源,對生態和人體健康造成長期危害,應與點源、面源污染一并考慮,進行綜合治理。
? (4)把安全飲用水保障作為水污染防治的重點
    我國很多城鎮飲用水源受到污染,農村的飲用水安全更得不到保障。飲用水中有機物含量的增加導致了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潛在威脅,重金屬則會使人迅速中毒、得病,水污染也大大增加了飲用水源中致病微生物的數量。這一切已經并正在造成人們的疾病和早亡,應該引起嚴重注意。水污染防治的最終目的是確保人民的身體健康,因此,應把安全飲用水的保障作為水污染防治的重點。應加強對飲用水源地的保護,特別是為城市供水的水庫和湖泊,盡快恢復受污染的水質,例如北京市的官廳水庫。
   5.保證生態環境用水的水資源配置戰略
   生態環境是關系到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自然條件。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是保障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所必須堅持的基本方針。在水資源配置中,要從不重視生態環境用水轉變為:在保證生態環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規劃和保障社會經濟的用水。

上一頁 頁碼:[<< 1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下一頁 共1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