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二)

時間:2006-12-12 來源: 作者:


    水土保持也需消耗水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河川的總徑流量,這種消耗對濕潤地區的影響不大,對干旱與半干旱地區的影響較顯著。由于水土保持可以比較有效地減少進入江河的泥沙,從而減少江河下游一部分輸沙需水,因此其用水的效益是正面的。應當明確,水土保持的首要作用是改善當地人民的生產條件和脫貧致富,不能由于水土保持耗水而限制其發展。當然,水土保持中的植被建設也應貫徹節水原則。
   ③荒漠化防治
   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概念,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區、半干旱區和干旱的半濕潤區的土地退化,包括風蝕荒漠化、水蝕荒漠化、冰融荒漠化及土壤鹽漬化等,以風蝕荒漠化土地比重最大。我國現在所面臨的荒漠化和沙塵暴問題,主要是指風蝕荒漠化;哪瘮U大的主要原因是天然草原和荒漠植被受到破壞。需根據當地的不同條件,采取保護封育天然植被、改良和建設草場以及建設護田林網等措施。在內陸河流域,需要控制上中游用水,留出足夠的河川徑流,保護和恢復下游灘地的天然植被。在風沙區的邊緣,為了阻擋沙漠擴展入侵,必要時建設喬灌草結合的防沙林帶。這些措施都需要耗用一部分水資源。
   (3)合理安排生態環境的用水
    綜上所述,生態環境建設對水資源保護利用起了有利的作用,同時,它也要消耗一定的水量。保障生態環境需水,有助于流域水循環的可再生性維持,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基礎。對這個問題,過去認識得不夠,今后必須改正。
   ①生態環境用水的計算范圍
    從廣義上說,維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態系統水分平衡所需用的水,包括水熱平衡、水沙平衡、水鹽平衡等,都是生態環境用水。我國降水資源6.2萬億立方米,其中相當部分是用于植被(包括人工植被)蒸騰,土壤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蒸發,以及為維持水沙平衡及水鹽平衡而必需的入海水量。這部分用水在水資源豐富的濕潤地區并不構成問題,而在水資源緊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及季節性干旱的半濕潤地區,就成了問題,在經濟發展中往往城市和工業用水擠占農業用水,農業用水又擠占生態用水,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
    如何計算生態環境用水?國內外的研究一致認為,應以生態環境現狀作為評價生態用水的起點,而不是以天然生態環境為尺度進行評價。因此,狹義的生態環境用水是指為維護生態環境不再惡化并逐漸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資源總量。生態環境用水計算的區域應當是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以及生態環境相對脆弱和問題嚴重的干旱、半干旱和季節性干旱的半濕潤區。

上一頁 頁碼:[<< 1 ...9 10 11 12 13 14 15 >>] 下一頁 共1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