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一)
時間:2006-12-12 來源: 作者:
2.50年來的成就和當前面臨的問題
新中國成立50年來,黨和政府領導廣大人民進行了規?涨暗乃ㄔO,全國累計修建加固堤防25萬km,建成大中小型水庫8萬多座,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形成了5600多億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積從1600萬公頃擴大到近5333萬公頃(包括農、林、牧),并為城市和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水源。全國用水量從1949年的1000多億立方米增加到1997年的5566億立方米,其中農業占75.3%,工業占20.2%,城鎮生活占4.5%,人均綜合用水量從不足200立方米增加到458立方米。這些巨大成就為保障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創造了條件。
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水利發展的模式基本屬于粗放型。不少工程的安全標準不高,建設質量較差,配套設施不全,管理工作薄弱,用水浪費很大,水質污染嚴重,至今未能建立起良性運行的機制。在全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矛盾。概括起來,當前面臨如下主要問題:
?
(1)防洪安全仍缺乏保障
我國江河的防洪工程系統還沒有達到已經審批的規劃標準。長江的荊江河段和黃河的主要堤防,在三峽和小浪底水利樞紐及相應的配套工程完成后,可以達到防御100年一遇以上洪水的標準④;淮河、海河、遼河、松花江、珠江等江河,除少數重點城市外,大部分堤防都還只能防御20年一遇左右的常遇洪水。即使上述江河的防洪能力達到規劃標準,根據我國的氣象水文規律,仍有發生工程所不能解決的超標準洪水的可能。而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各地不分主次,競相修建防洪工程和提高防洪能力,全國的堤防長度由70年代的11萬km、80年代的16萬km,發展到目前的25萬km。堤線越來越長,堤防越來越高,洪水蓄泄的空間越來越小,致使許多江河在同樣流量情況下,洪水位不斷抬高,造成加高加修堤防與抬高洪水位的惡性循環。由于堤防不斷加高,防汛負擔和防汛風險也不斷加重,萬一潰堤決口,將造成更大的毀滅性災害。
?
(2)水資源的緊缺與用水的浪費并存
據分析估計,全國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缺水總量約為300億~400億立方米。在一般年份,農田受旱面積600萬~2000萬公頃。從總體上說,因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洪澇災害。許多地區由于缺水,造成工農業爭水、城鄉爭水、地區之間爭水、超采地下水和擠占生態用水。
但與此同時,用水效率不高、用水嚴重浪費的現象也普遍存在。我國的用水總量和美國相當,但GDP僅為美國的1/8。全國農業灌溉水的利用系數平均約為0.45,而先進國家為0.7甚至0.8。1997年全國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136立方米,是發達國家的5~10倍。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據統計為30%~40%,實際可能更低,而發達國家為75%~85%。全國多數城市用水器具和自來水管網的浪費損失率估計在20%以上。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更多關于 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一) 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