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水資源現狀、問題與對策

時間:2006-12-12 來源: 作者:

   21世紀人類面臨著人口、資源和環境等三大問題的挑戰,水問題被認為是三大挑戰中的重要組成內容,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則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源、生產之源,它作為一種核心資源和動態資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難以利用高科技解決的特點,因此,水問題顯得十分重要。十堰市是丹江口水庫的重要水源區,保護好水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從十堰市情看:水多成災,有季節性,也有突發性;水贓成災,水源地污染不容樂觀;水少成災,水資源短缺,是長期存在的,十年九旱的十堰市,旱災成了制約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的因素之一,所以也成了十堰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1 十堰市水資源現狀及利用現狀

1.1 水資源現狀

1.1.1 水資源數量分布

   十堰市地處湖北省西北部,自然面積23639km2,河長在5km以上的河流有741條,流域面積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9條。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降水量在全省屬于低值區,自產水資源有限,而客水資源比較豐富。多年平均降水量211億m3,折合深度891.2mm;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88.83億m3,徑流深375.8mm。人均年占有水資源量2600m3,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處于缺水上下限(300~1000m3/人)的中值;畝均水資源量2912m3,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漢江、堵河等河流多年平均過境客水資源量311億m3。

    從時間分配著。每年汛期4~10月,徑流量占全年的70%~80%,連續最大四個月降雨量占全年的50%~70%。這一時期,由于降雨相對集中,造成山洪暴發,釀成災害。最大月徑流一般多出現在7月或8、9月,占全年徑流量的20%~38%;最小月徑流量多出現在1~3月或11~12月,而這五個月徑流量約占全年的20%~30%。年際變化差異也很大,最大年降水量竹山縣柳林店站1936.4mm(1979年)是最小年降水量鄖縣葉大站406.7mm(1997年)的4.76倍,最大年徑流量154億m3(1964年)是最小年徑流量36.9億m3(1997年)的4.2倍。

   以地區分配來看,漢江以南多于漢江以北,由南向北,由西向東遞減;竹溪縣最多,多年平均降水量1057.2mm,多年平均徑流深684.0mm;房縣與竹山縣次之,多年平均徑流深分別為399.3mm與392.8mm;鄖縣與丹江口市最少,多年平均徑流深分別僅為264.0mm與255.0mm。竹溪縣平均徑流深是丹江口市的2.68倍,局部相差達4倍以上。

   從水資源分布與耕地組合、人口分布上看,十堰市水資源分布與耕地組合、人口分布極不匹配。漢江以北三縣丹江口市、鄖縣、鄖西及十堰城區,水資源量占全市水資源總量的35.8%,而耕地面積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49.9%,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60.2%;漢江以南的竹溪縣、竹山縣、房縣水資源量占全市的64.2%,而耕地占50.1%,人口占39.8%。十堰城區水資源量僅占總量的3.6%,而人口卻占到了總數的12.6%;水資源貧乏的鄖縣水資源占總量的11.4%,而耕地占全市總面積的19.0%,人口占18.0%;水資源豐富的竹溪縣,水資源量占全市總量的25.4%,而耕地只占15.8%,人口只占10.9%。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