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流域水資源管理機制的比較

時間:2006-11-08 來源: 作者:

3-1、流域委員會沒有地方委員

盡管2002 年的中國水法采用了流域管理和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但是執行和落實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面臨許多困難。首先,流域委員會既沒有地方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代表作為委員,也沒有流域管理協議。第二,由于流域委員會與流域內地方各級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之間沒有清晰的關系和協調機制,流域管理機構對地區之間的水資源矛盾難以協調。第三,對流域內越權管理、違反流域綜合規劃的開發利用行為缺乏有力的法律或行政制約手段,不利于流域的水資源綜合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長江流域管理的實踐中,流域委員會的雛形已經出現。比如,長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員會和長江防汛指揮部,就有地方政府代表參加。這樣的機制很好地發揮了流域機構的作用,調動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因此,這兩項工作在長江流域開展得卓有成效。

3-2、水資源管理體制分散

現行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許多部門參與水資源的管理,各有關管理部門各自為政的管理狀態,給流域的城鄉供水、水污染防治、水資源及生態保護等工作帶來了很多障礙,造成水資低效源管理。例如,水利與環保部門都在進行河流水污染的監測與防治,都制定標準和發布相關信息,不利于水資源的統一和高效管理。

3-3、經濟手段在水資源管理中未充分發揮作用,完善的水市場機制尚未形成

長期以來水資源產權不明確,使得政府、企業和個人對水資源所有權和使用權等方面的權、責、利不清,無法建立水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市場機制。由于種種原因,水價仍未能按其資源成本和工程成本考慮,未反映水資源的真實價值。因此,水資源不能很好地實現有償使用和轉讓,“使用者付費”的經濟原則沒有很好執行,結果導致水資源的低效使用和嚴重浪費。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 下一頁 共7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