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流域水資源管理機制的比較

時間:2006-11-08 來源: 作者:

建立水銀行"(Water Bank)概念,將地面水和地下水互補使用。將豐水期剩余的自來水,以及經深度處理后的達標水回注到地下含水層儲存,當干旱或需要用水時,從"水銀行"中調出所需的地下水以滿足供水需求。在地下水缺乏地區提出了這樣的口號: " 從地下取出一滴水,就要注回一滴水(Drop of water out , drop of water in)" 。凡是有干河床可用之處,都要利用作為深度處理場所,以便于將處理后的水回灌地下,利用這種土地處理的方法,其出水水質與采用膜技術的效果相當。與地面水庫相比,地下水銀行具有以下優點:①不存在因建水庫或大壩而造成對環境的影響;②不需要修建長距離的輸水系統;③蒸發量遠比地面水庫少。

美國的水權與土地所有權密不可分,在水資源使用權的繼承、流轉和交易上,各州有較大不同,因涉及較多法律問題。近年來,在美國西部地區出現了水銀行的水權交易體系,將每年水資源量按水權分成若干份,以股份制形式對水權進行管理,方便了交易程序,使水資源的經濟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美國水價的制定遵循市場規律,基本上要考慮水資源價值、供水及污水處理成本、新增供水能力投資。水費包括供水債券、資源稅、污水處理費、檢測費、管線接駁費等等,水價每年修訂一次。美國也注重水價對節約用水的杠桿作用,近年水價年增幅達到8%,對1985 年以后全國保持用水零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水權、水價和水市場的運營,使開源和節流成為市場機制調控的自覺行動,盡管存在管理失靈的問題,但在促進美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3、長江流域水資源管理現狀

長江是中國也是也是亞洲第一大河流。它全長6300 余公里,流域總面積180 萬平方公里,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長江流域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在中國的七大流域中居首位,約占中國水資源量的34%,另外淡水面積、水運資源等均居中國之冠,并且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長江流域分布有中國重要的城鎮工業帶和商品糧棉油基地,其工農業總產值約占全國的40%。流域目前總人口已逾4億,有城市近兩百座,其中上海、重慶、武漢、南京、成都的城市非農業人口超過200 萬。

長期以來,長江流域的開發治理主要集在上游水電開發和中游的防洪建設。近年來,隨著流域水資源管理觀念的改變,更加注重水資源統一管理,生態恢復和水資源保護。例如,當前的水資源開發不力求充分開發,而強調合理開發,在防洪建設中采取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退田還湖,給洪水以更多的空間,在河流管理理念上強調,“維護健康長江,促進人水和諧”。

長江水利委員會是中國七個流域機構之一,作為水利部的派出機構負責長江流域和西南諸河的水行政管理。該委員會在長江的治理開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河流流域管理機制方面,相對于薩斯奎哈納流域的經驗,也有值得改進的方面。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 下一頁 共7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