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流域水資源管理機制的比較

時間:2006-11-08 來源: 作者:

專欄 1、田納西河流域管理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美國國會參議員諾里斯(Norris)起草的TVA 法案,誕生了世界上的第一個流域管理機構—— 田納西流域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TVA

1929 年的經濟大蕭條重創了美國的經濟,一些有遠見的政治家將目光投向了對田納西河流域內豐富的自然資源的綜合開發,希望以此為突破口來振興美國經濟。1933 5 18 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田納西河流域法案》,成立了聯邦政府的特殊機構——田納西流域管理局,對流域水土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其實這便是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力圖擺脫經濟危機的改革設想之一。該機構既具有政府職能且運行靈活,又具有企業組織的優點,TVA 模式的流域綜合管理在開發和保護流域水土資源方面確實收效不錯。

從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三十年間,TVA 在田納西流域建造了大大小小四十七座水電站,推行了多種發展農業的措施。進入六十年代后,由于TVA極力強調電力的作用,不斷地在可建水壩的地段修筑水電站,水電的開發利用幾乎達到極限。步入七十年代后,TVA 的電費普遍上漲,為了達到提供廉價電力的目的,TVA 又修筑了兩座經濟上極不合理的水電站-- 德利庫( Tellico ) 和哥倫比亞(Columbia)水電站,同時還擴大火力發電。于是,為了滿足TVA 火電廠的需要,TVA 大力提倡露天開采煤炭,結果不但破壞了環境,而且污染了水源和大氣。與此同時,TVA 還開始開發極具爭議的核電。偏離了流域綜合管理的初衷。TVA 幾十年中的這一系列作法受到了很多批評和指責。TVA 在美國成為一個特例,在美國沒有得到推廣。

多數致力于開發水力資源的后起工業化國家或第三世界,這些國家的電力建設常常由政府或政府的電力企業操縱,而象TVA 這樣的綜合開發水電并兼有防洪航運的模式,仍被許多發展中國家所推崇。因此,在這些國家強調美國TVA 的經驗教訓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2-2、薩斯奎哈納河流域

薩斯奎哈納河( SusquehannaRiver)是美國的第十六大河流,并且是美國匯入大西洋的最大河流。薩斯奎哈納流域面積27,510 平方英里,流經紐約、賓夕法尼亞、馬里蘭三個州。盡管薩斯奎哈納流域不少地方還相對不發達,但是其流域內也有忽視環境的歷史。大面積的原始森林被砍伐,大量的煤炭被開挖。土壤被侵蝕,河流被酸礦水污染,工業污水肆意排入河道。多年的水污染、大壩建設和過度捕撈曾幾乎讓洄游魚種絕跡。

多年來,薩斯奎哈納流域委員會與聯邦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解決薩斯奎哈納流域的問題。通過嚴格的法律限制點源污染、管理采礦和控制水土流失。經過努力,薩斯奎哈納流域的水資源狀況大為改善。流域委員會正在繼續與聯邦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監測和控制非點源污染。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 下一頁 共7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