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管理需要新思路新策略

時間:2006-11-08 來源: 作者:

一、 源管理需要新思路   

合國在南非翰內斯堡行的可持續發展首明確指出,水源是人21世中面的一大挑。水源的短缺、水境的染是全球水源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國人口眾多,近20年來經濟發展迅猛,項問題突出。合囤開發署公布的《2002年中國人類發告:使展成為選擇》指出:“中國目前有將近7人得不到安全的用水,日增加水的需求正使水源承受巨大的力,染已經嚴重到可能阻礙甚至逆國家在經濟中取得的人成就的地,但如果在就采取行,作出色的選擇,即采取極的措施推行可持續發略,土地、水、空氣和生物多性的破壞是可以制止的,甚至是可以轉變的。通正確的選擇和行,中國有可能不經過許多西方國家曾經經歷過的痛苦的段,直接跳境保經濟發展的協調。將有利于中國人民,也將世界來好。”他的警告得引起我們嚴重注意。   

解決我國人均水源不足、水空分布不均勻以及水染日趨嚴重的矛盾,以支持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水源管理需要繼續建立新思路,采取新策略。本文重點討論:控制水的需求,強調節先;加控制,切防治染;多渠道開發水源,特視開發傳統源。   

二、 控制水的需求,強調節   

長期以來,人們總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源,在劃、建源的開發利用,采取的是“以需定供”的方。水利工程、供水工程的建了大量金,但在工農業和城市建迅速展的形下,需水量不斷增加,供不求的困境不不能脫,反而出了河道斷流、地下水位下降、供水工程“難為無米之炊”的局面。在我國經濟仍以很高速度展、城市人口將增加的形下,應該利用有限的水源支持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是我所必思考的重大問題。   

應該看到,水的需求、水的供、水源的保和可利用的水源量,是水源管理中不可分割的幾個環節也離不開誰,但誰應該占主地位?誰應該行水源管理包括開發、利用、保中的制因素?是正確制源管理策略的關鍵問題。筆者的看法是,于大多數地區,特是水源短缺的地區和城市,控制水的需求、提倡先是水源管理中最本的一。   

“以需定供”的前提必是:一有足的水源可利用;二有足金可用于供水工程的展及其他相工程的展,如排水系施;三水的生力可以抵水的成本,即用水位或個人利用水所生出來的價值應該大于或至少等于水的成本,包括水源成本和制水成本。然,我國特是北方缺水地區并不具備這些必要的前提。   

先看可利用的水源量,我國水源并不富裕,人均水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源占有量的1/4。我國水源的空分布極不均勻,北方廣大地區人均水源量更低。水的需求如果繼續,很多地區的水源肯定不能滿足需要。   

再看供水能力,然多數大中型城市已了大量投,建了一批自來水廠,基本滿足了城市供水的需求。但很多小城和廣大村地區的供水施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使超半數的人口不能得到安全的用水。可,要建的取水、水、供水及相的排水和施,需要的投將更大。   

至于水的生力與水的成本的比,至今沒有引起各方的注意,也沒有科學的算分析方法。它系到水價的合理制定,系到生與生活、經濟與健康等不同因素經濟的分析。但從宏上看,可以肯定在水源稀少的地方,水源的價格應該較高;只有提高用水效率,才可能提高水的生力。目前我國水的浪十分重。工耗水指高,農業用水效率低,生活用水器具漏水重,供水管網年久失修,泄漏量大,一切都表明目前水的利用效率很低,因此水的生力一定低的水平。   

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控制水的需求,強調節約用水,是水源管理的第一要策。還應該注意到,節約用水不可解決水量短缺的問題,可以由于減少廢污水的排放量而減染。加拿大是一個水源十分豐富的國家,他也在大力提倡節約用水,主要是經濟有效地控制水染。   

明確,節約用水并不是單純地主少用水,更不是主張為了少用水而減慢展速度,甚至不展。節約用水是指提高用水效率、減少水的浪,利用少的水源支持更快、更好的展。  

調整工農業結構,節約用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和明的功效。如在缺水地區“消”水稻田,改旱地作物,就是改變農業結構,控制水的需求量的重要措施。美國加州發揮有限水源的作用,曾經對數十作物篩選試驗,最后挑出了8需水量少,適合當地土壤、氣候條件。又具有經濟效益的作物。這種做法得仿效。還應淘汰那些耗水量大、重的工,展需水量少的工。之,要改種發顧經濟效益而不用水量、不顧環境影響的傳統做法,在決策劃、,水的需求量作一個重要限制因素加以考,盡量挑用水少而效益高的劃和目。   

水的工、農業,大力推廣水器具,也是十分重要的水策略。水技設備展和推廣,是需要金投入、科技攻、政策引以及大量組織工作的。展以的清,是工業進行技改革的主要目,不是按照工水的重用水率、是按照品的耗水量算,我國的工用水效率與國外先均有大差距,應該不斷進步,迎趕上。大力水的清,使工用水量在工業產值繼續的同達到零增,而達到,是完全可以達到的。新疆石河子生開發和推廣用膜下滴灌技中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與以色列滴灌技相比,其水效果提高了20%,建成本降低了4/5,目前推廣用的面也居世界之最。他經驗充分表明,中國人是可以在節約用水、水源可持管理上作出成的,中國水源短缺的困是可以克服的。我們還應加大推廣水器具的力度,在家庭、公共所,如學校、公樓、醫院、公司等,以及服如餐飲業、旅館業等大力推行節約用水。   

節約用水的另外一件極有潛力的事是發現并杜水的漏泄,包括用水器具及水管網中的漏泄。    三、加控制,切防治    

由于大量工業廢水、城市水和無組織排放的面源染,我國多數的江河湖海受到了染,有的相當重。重的水染不危害著人體的健康,而且加了水源的短缺,是必須認待的大事。   

我國從20世70年代初期始著手行水染防治,到在已30年了。起初將重點放在工業廢染的控制上,提出的主要策有:貫徹“三同”的方、行“誰污治理”的原以及加強環境管理。在上述方的指引下,我國城市的大小工業紛紛興建分散的、獨立的理裝置,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了水染。但是相當一部分工業廢施的運行情況不能令人滿意,有的甚至不能保持正常運行。   

20世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葉,我國鄉鎮蓬勃起,一大批利用城市大中型企淘汰的舊設備、舊技鄉鎮,只顧經濟效益,不顧環境影響,漠視環境保,任意排放工業廢水,成了重的境災害,在90年代中葉清楚地顯現出來。1994年淮河流域爆的四次染事件,使數百公里河道完全失了使用功能,下游廣大城居民沒有生的水可以用,大量水生生物死亡,人民健康受,經濟損失巨大。   

20世90年代中葉,國始了包括治理“三河”(淮河、海河、)、“三湖”(滇池、太湖、)在內的色工程劃,些流域紛紛推行工業廢水達的“零點行”,淮河流域制定了《淮河流域水染防治行條例》,國1996年明文定,要采取決措施,取停包括造、電鍍、制革、印染、焦等重的小型企。應該說,政策之硬、行轟轟烈烈、投之巨大,都是我國水染防治史上前所未有的。些措施使水染狀況有所改善,但不是底解決問題。1999年和2000年,我國主要水系40%以上的河段仍V或劣于V的狀   

2000年底,有宣布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達基本完成,因此中國的水染控制重點應該轉移到城市理廠的建然我國城市理率很低,約為14.5%,應該大力展城市理廠。但于工業廢染的防治,是萬萬不能認為大功告成的。兩年已經發現,工業廢理達了“反”,即當時報道達的工業現在又超了。而且,工仍在展,如果只滿足于達排放,我國的工業廢水量和排放的染量必然會增加。   

30年去,水染仍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究竟有那些重要的教訓應該汲取呢?

1.   千萬不能走先染、后治理的老路   

實現民富的理想,了替當代和后代的中國人福利,當然必須發經濟,但如果經濟染了境、破壞了源,人民就要遭殃。不當代人的身體健康將直接受害,經濟不能持展;而且我的子后代將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在1992年的合國境與展大會上,世界各國領導一致同意,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就是將經濟發展與境保護協調起來的展,我國政府也早就將可持續發展作國家的基本略。   

但是,應該看到,很長時間以來,我的很多做法是不符合可持續發略的。直到在,有不少人,包括領導人,是把經濟發展放在第一位,把境保放在次要的位置,甚至根本不注意境保。這樣展是有害無益的,不能持的,因此是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我國將在“十五”劃中實現國民經濟的持快速展,特是西部地區,將實現前所未有的大展。了防止重蹈覆,必須審慎地制定劃,特注意合理的經濟結構,不能允許污境、破壞源的展。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相脆弱,更以保態環為發經濟的前提,千萬不能重犯部地區盲目鄉鎮的同類錯誤。   

2.   業污染的防治從末端理改變為控制,以達到節約資源,削減染的目的   

30年來,工業污染控制的基本策略是沒有跳出末端理的老框框。“三同”、“達排放”,指的就是建內部的理廠,達到工業廢水排放準。如前所述,這樣的策略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用效益比是很低的,而且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略。從工的源控制染的生,即通過實施清,包括變產設計、采用清原料、改革生、更新生產設備、循使用物料、加管理等,使源的利用率盡量提高,染物的生量盡量減少,可以境效益,可以因降低成本而經濟效益。   

可以料,如果我國繼續以末端理作業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我國的工業污染排放量一定會隨著工繼續發展而不斷增應該要求所有工實現資源的最大利用率和染物的最小排放量,連續不斷地施清。只有這樣,我國才有可能在經濟不斷增的同,實現污染排放量的零增,再逐步過渡到染排放量的。也只有業污染排放量實現,我國的水染防治才可能得到保障。   

3.   染防治應該實施工、城市、點源、面源、內源、地表水、地下水同制的合防治策略   

我國30年來行水染防治的教之一是重工、城市;重點源、面源和內源。城市水的收集和工程遠遠落后于城市建,以至大量城市水不經處理排放河流、湖泊。從全國來,城市水排放量占據量的比例近年來呈上升趨勢,預計還會上升。   

除了集中排放的工、城市以外,無組織排放的、大面源,如田徑流、水土流失、物等,也越來越顯現出其水體的重要影響。而我國至今尚未采取有效措施染源行控制,因此在某些地區出然工業廢實現了達排放、城市行了有效理,而水體的水藻爆卻不善的象。   

我國至今的水染防治工作,主要針對地表水行的,于地下水的則顯。事上,地下水一旦受到染,其修要比地表水困得多,因此,在加強對地表水染防治的同,地下水染的防治也不容忽。   

四、多渠道開發水源。特視開發傳統   

解決水源短缺矛盾的傳統模式是首先無制地開發地表水,江河流量不就筑水修水果是上游用水得到了保,下游城市和居民用水因此而更加困,上下游的系很緊張。至今已了很多河流在某些季斷流的象,都是沒有制的開發地表水所造成的。在地表水不足的情況下,人往往向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地下水水退化,城市地面塌陷,沿海城市海水入侵。這種情況下,解決水源不足的傳統方法是跨流域調水,從小流域的調水到中等距離的調水、距離調水。調水的距離越來越大,工程越來越復雜,投越來越高,而最后的果是城市水源的自能力越來越低,受制于他人或受制于天。這種傳統模式不是可持的水源利用模式。   

多渠道開發利用非傳統源,是近年來受到世界各國普遍注意的可持的水源利用模式。什是非傳統?雨水、經過再生理的水、海水、空中水。些水源的突出點是可以就地取材,而且是可以再生的。   

1.   雨水利用的潛力很大,在不少國家已得到廣泛采用   

?纱罂尚。猛径,方式千萬化,好。美國加州建了十分大、完善的“水行”,可以將豐水季的雨水和地表水通地表灌入地下,蓄在地下水中,供旱季抽取使用;日本、德國城市中大力展屋及居住區地面的雨水收集系,供樓房及城市生活用水及地灌之用;至于田和村中的各雨水收集及存系,就更普遍。我國雨水在時間和空上的分布都很不均勻,如果能把雨季和豐水年的水蓄起來,既可以防防洪,又可以解決旱季和枯水年的缺水之苦。我國西部、北部地區的一些省份在建設農田水窖方面造了一些經驗,但的看來,我國在雨水利用方面有待加研究。   

2.城市廢水必須進

化后的城市水已新的水源。再生的城市水可以回用作工冷卻水、農業水、市政用水等。再生水的利用能否成功,關鍵在于水控制,要防止因達不到要求而造成不良的生影響。以及對農業的影響,應該完善不同回用目的的水質標準,還應該進行正確的劃和經濟效益分析,根據理廠的位置、周地區的用水、用水性及用水律,再生水的回用出路、回用前必理及回用系等作出周密的設計盡可能使水量達到平衡,如農業是有季性的,于非灌再生水的出路要有安排;還應盡可能將再生水用于要求低的用途,使水再生理的程度不致太高。   

3.海水利用在沿海地區的水源管理中具有重的地位   

海水可以用于工作冷卻水,用于生活作沖洗所水,經過淡化可以用作生活用水。由于技進步,海水淡化的成本已降低到7~8元/m3甚至更低的水平,使其爭力大大增。香港的所沖洗水全部是海水,個淡水源依靠廣的城市,無疑是經濟效益極高的措施。   

4.   空中水   

在適當的氣候條件下行人工增雨,將空中的水源化作人的水源,j已被國內外的經驗和理論證明是開發源的一條有效途徑。于降雨量少和降雨于集中的地區,這種傳統源可以大大解水源的象。   

傳統源的開發利用是傳統源的不足,但已有的經驗表明,在特定的條件下,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傳統源,或者可以加速并改善天然水源的循環過程,使有限的水發揮出更大的生力。污廢水的理、再生和利用,更是可以收到控制水染、提供定水源的雙效果,是世界各國缺水地區采用很多的措施。開發利用水源的先次序,根據當地條件和技術經濟分析決定,以便用少的達到相同的目的。一般情況下,傳統源和幾傳統源的配合使用,往往能夠緩解水缺的矛盾,收到水源可持利用的功效。   

源是人生活、生、展不能缺少的自然源,人只有珍惜水源,保源,合理利用水源,科學管理水源,才能確保水源的可持利用,促的可持續發展。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