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水市場包括水資源市場和水產品市場、正規水市場(主要在北美和南美)與非正規水市場(主要在南亞,通過用水戶協會分配水權)、現貨水交易市場(sport market,在巴基斯坦人21%的打井戶出售地下水)、應急市場(contingent
market)和永久性水權轉讓市場、水權租賃市場、地面水市場和地下水市場等不同的類型。美國的水權轉讓類似于不動產轉讓,轉讓程序一般包括公告、州水機構或法院批準。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西部的水市場還僅僅稱為“準市場”,是不同用戶之間水權轉讓談判的自發性小型聚會;而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水資源營銷”和在因特網上進行頻繁交易的“水市場”。近年來,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水資源,西部出現了水銀行交易體系,即將每年的來水量按照水權分成若干份,以股份制形式對水權進行管理,方便了水權交易程序,使水資源的經濟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在美國德克薩斯州,99%的水交易是從農業用水轉為非農業用戶。在德州的里格蘭峽谷,在該市1990年確立的水權中,有45%從1970年起已經被買走。在美國,西部是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也是水資源最缺乏的地區,西部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是解決用水問題。1988年美國聯邦墾務局宣布將自己定位為“水市場的服務商”,并制定了買賣聯邦供應用水的規章。美國內務部部長布魯斯?巴比特在一份給西部水利官員的報告中呼吁實行水市場,認為美國西部用水問題的主要出路在于“培育自主意識,培育買方和買方市場”。美國的亞特蘭大市市長因為城市供水存在水壓不足、水質不好、水管破裂等問題,在市長選舉中丟了許多選票。為了取得市民信任,市政府開始嘗試新的城市水管理政策,即:在市政府對水設施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將城市水設施使用權向企業招標,由各公司通過投標競爭取得水設施使用權。結果蘇伊士里昂水務集團下屬的聯合水務公司一舉中標,為該市150萬市民提供并承擔
在智利的缺水地區,水市場已經取得較大效益;該國的利瑪理地區,水交易的平均收益是每立方米2.47$,交易成本是每立方米水 0.069$。新加坡85%的水都是從馬來西亞購買的,期限是60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買來原水再制成水產品,再賣回到馬來西亞。這被認為是國際上最典型的水權交易的例子。
隨著用水量的增加,進入20世紀末以來,澳大利亞正在實現向新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轉變,即由經過改革的行政結構和少量普通法權利共同構成的新制定法水權制度。這種新的制定法水權制度的特點如下:第一,水權享受者可以依靠政府行為和司法訴訟實現用水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構成水資源利用基礎的私人權利和義務可以通過民事訴訟強制實現;第二,保證適當的環境用水是創設可交易的水權制度的核心條件;第三,明確用水者和管理者的環境保護注意義務;第四,為了迎接巨大的環境挑戰,第三者的利益和環境利益必須得到保護。在20世紀80年代,由于原有水資源的水權已經發完,一些州政府規定,允許老的用水戶可以將自己節省下來的使用權有償地轉讓給新用水戶;即逐步停止對新的取水的審批,新用水戶只能到水權交易市場上購買水權。在
在西澳大利亞,在《水權與灌溉法》(1914年)實施之前,實行的是以普通法財產權為基礎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在該法實施之后,該州實行的是水資源公有制,行政機關對水資源擁有調控權。1995年12月,西澳大利亞議會通過了《水與河流委員會法》、《水公司法》、《水服務協調法》、《水機構改革法》等4部對水資源政策進行改革的法律。1998年8月西澳大利亞水與河流委員會法公布了對《水權與灌溉法》(1914年)進行詳細修改的建議,提議將位于管理區外的地表水的水權也授予西澳大利亞州,將河岸權這類公共權利擴大到所有的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規定所有參與水資源管理以及使用水資源的人都應負有注意(主要指保護環境)的義務,水資源管理者有權作出平衡環境用水和經濟用水的有約束力的決定,要求實現對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該建議對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確立國家和個人對水資源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創設獨立的對水資源的財產權以及水權交易,具有重大影響。[15]在維多利亞州,早期用水戶申請取水和用水不論規模大小,州政府都批準給予其水權。隨著水資源供需矛盾的增加,該州逐漸停止了這種做法。由于可授權的水量越來越少,在部分地區已經審批的授權水量甚至超過了可利用水量,新的用水戶已經很難通過申請獲得水權,該州州政府自1980年代起開始實行水權拍賣。該州規定的水權轉讓,包括臨時性轉讓和永久性轉讓、部分轉讓和全部轉讓、州內轉讓和跨州轉讓。水權轉讓的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政府不進行干涉;轉讓人可以采取拍賣、招標或其他其認為合適的方式進行。但是,水權轉讓必須遵守州議會通過的規則。灌區內具有用水權的農戶或許可證持證人將其擁有的水權永久轉讓給具有批發水權的供水機構時,供水機構需向自然資源與環境部提出申請,將轉讓的用水權或許可證轉換成批發水權。到20世紀末,該州水權永久轉讓年交易量為2500萬立方米,臨時轉讓年交易量2.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