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飲用水安全 >> 

飲水安全技術需求

時間:2006-12-08 來源: 作者:

1.前言

    飲水安全,系指居民能夠及時、方便的獲得足量、衛生、負擔得起的生活飲用水。農村供水亦稱村鎮供水,系指向廣大農村的鎮區、村莊等居民點和分散農戶的供水,以滿足村鎮居民、企事業單位的日常用水需要為主。目前,我國農村供水的總體水平不高,尚有3億多人飲水不安全,與快速發展的農村經濟社會極不協調,黨中央、國務院、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對此都十分關注,水利等有關部門高度重視。
    中國水科院水利研究所是一支專門從事農村水利研究的科技隊伍,近年來配合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在解決農村供(飲)水問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據調查分析,認為要解決我國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必須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研究,完善農村供水技術體系,提高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和管理的科技含量。

2.我國農村供(飲)水現狀及發展

    我國70%多的人口居住在廣大農村,與城市居民相比較,居住分散,經濟和技術力量薄弱,屬弱勢群體;我國是一個水資源貧乏的國家,季節性缺水、區域性缺水嚴重,隨著干旱的不斷發生、用水量、農藥化肥施用量和污廢水排放量的不斷增大,地下水位下降和河道斷流嚴重、水源污染加劇,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國國土總面積的70%為山丘區,山丘區農村,水源條件差,缺乏水源或取水困難,供水工程建設難度大;受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部分地下水有害礦物成分高,如氟、砷、鐵、錳或含鹽量超標等。受上述條件制約,我國農村許多地方歷史上就存在嚴重的飲水困難問題,建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在解決農村飲水困難方面作了很大努力,到目前為止,全國累計解決了近2.7億人的飲水問題,尤其“十五”期間,國家共下達了98億元國債資金,解決了近57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問題,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但我國農村供水的總體水平不高,到目前為止,自來水普及率只有40%左右,仍以分散供水為主,多數農村或農戶的供水設施簡陋,普遍缺乏必要的水處理措施,管理落后,供水設施不可持續利用、用水不方便、飲用水水質不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季節性缺水問題依然嚴重。
    以往的農村供水,建設標準較低,以解決有水吃為主,科技投入少、技術含量不高。隨著飲水安全受到廣泛重視,農村供水工作的不斷深入,其重點已開始轉向保障飲水安全上來;農村供水工程應因地制宜地科學規劃和建設,水質、水量并重,提倡建設適度規模集中式供水工程并供水到戶,加強建后管理,確保供水質量、工程良性運營和可持續利用,逐步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