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飲用水安全 >> 

飲水安全技術需求

時間:2006-12-08 來源: 作者:

3.我國農村供(飲)水與國外相比

    就全球而言,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就我國政府對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解決力度而言,比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要好,常年缺水問題已基本解決,目前的缺水問題主要是季節性缺水問題。根據調查和國際社會反映,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許多農民無供水設施,常年背水、馱水現象仍很普遍。
    但我國農村的飲水狀況較發達國家要落后的多,在發達國家城鄉飲用水水質標準統一,集中居民點多數為正規自來水,即使分散的住戶也較完備的凈化設施,普遍采用用水戶參與式管理模式。

4.農村供(飲)水特點

    農村供水工程與城市供水工程相比,規模小、用戶分散;建設和管理的主體是縣級以下的基層單位,技術力量薄弱;用水條件和用水習慣落后;受自然、經濟等條件的制約,建設和管理條件相對較差,造成了我國農村供水發展極不平衡,具有明顯的區域性。

5.農村供水及飲水安全的科技需求

    提高供水水質、供水可靠性、工程可持續性、投資效率,改善管理條件,降低供水成本是今后農村供水的主要技術進步方向。
    我國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剛剛啟動,許多事關飲水安全和工程可持續利用的基礎問題和技術措施亟待圍繞農村供水的特點開展科學研究。

    5.1 需要研究適合農村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1985年制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仍在執行,該標準只有35項指標,指標數量以及一些指標值已與世界衛生組織或發達國家的現行標準有很大差距;2001年衛生部制定了《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96項指標,本規范僅限于衛生部門使用;2004年建設部制定了《城市供水水質標準》(正在審批中),101項指標;農村供水仍然執行1991年全國愛衛會制定的“農村實施《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準則”,只有20項指標。城市和農村執行了兩套標準,各地在標準的使用上也很亂。隨著水源污染問題的加劇以及群眾對供水水質要求的提高,對水處理工藝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水質監測指標也需增加,指標值也應與國際和城市供水逐步接規,研究適合農村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應盡快提上議事日程。

    5.2 提出合理的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模式
    目前農村供水工程建設,以單村供水和分散供水居多,設施簡陋、管理條件差,供水水質不保障、安全性差,水資源利用不合理,片面的點狀解決農村飲水問題,缺乏系統考慮,造成重復建設和工程的規模效益差,不利于可持續發展。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化建設速度的加快,農村社會對供水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加強以合理利用水資源、保障飲水安全為重點、與農村發展相適應的農村供水發展模式研究,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既考慮當前條件,又為長遠發展留下足夠的發展空間,真正實現因地制宜、近遠結合、可持續發展。

    5.3 建立合理確定農村供水工程規模的技術指標體系
    目前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普遍采用的供水定額偏高,凈水設施、調節構筑物、管網比實際需要規模大,實際供水率低(30%~40%居多),造成資金浪費。因此,應對影響農村供水工程規模的主要技術指標進行研究,以便于合理確定的供水工程規模,提高投資效率。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