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億到1.6億 我國調高十一五飲水指標
時間:2006-11-1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肖明
“北京已經沒有可供游泳的河流,即使南水北調,也不能保證水干凈能用!
11月14日,在聯合國2006人類發展報告發布會上,北京市環保專家馬世豪的話語,印證了中國水資源的尷尬。
在當日舉行的“透視貧水:權力、貧窮與全球水危機”為主題的會議上,聯合國發布警告說,盡管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的不斷上升,但是由于中國國內人均水的可用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國在確保水的持續性供給上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
據悉,鑒于中國水資源面臨污染,以及用水緊張的問題加重,國務院甚至在今年8月30日舉行的常務會議上,將原來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十一五”期間解決“1億農村居民”飲用水質不達標水及局部地區嚴重缺水問題指標,上調為解決1.6億農村人口飲用水問題。
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副司長李遠華透露,由于上述指標調高,到2015年即下一個五年計劃末為止,全部農村居民生活飲用水將全部解決,此意味著中國在飲用水安全領域將提前實現千年發展目標。
聯合國也認為過去中國在居民用水等衛生、教育等領域取得進步。該報告顯示,僅在過去三年中,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上升了25位,于2004年達到0.768,在175個發展中國家里名列第81。
不過,聯合國報告指出,中國仍不可掉以輕心。聯合國在當日警告說,在為全國將近一半人口提供用水的海河、淮河、黃河水系中,有超過70%的水由于受到污染而不能為人類使用。同時,氣候變化可能加劇中國的水資源供給壓力,這將直接影響到生活在水資源稀缺的華北地區5.38億人的生活。
據悉,中國水資源盡管總量和人均量并不少,但是由于季節性和區域性因素,中國華北地區的問題要更加嚴重些。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張坤民指出,問題在于由于地方政府經濟發展第一位的因素沒有變化,一些環保的努力會功虧一簣。"淮河不管投入多少治理,只要一個廠的污水一排就前功盡棄。"
今年前三個季度,單位GDP能耗指標已經開始下降,但是污染物的排放還在增加,其中水污染的形勢不容樂觀。而南水北調,盡管華北水資源總量緊張會緩解,但是水質量仍是個問題。記者獲悉,全國有關環保以及居民用水的投入預備將會大幅增加。
有國家環?偩值娜耸看饲爸赋,"十一五"期間的環保投入有望再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20%。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副司長李遠華則指出,全國每個農村居民的飲水投入將達到402元,而最終用水價格將不會上升。
更多關于 從1億到1.6億 我國調高十一五飲水指標 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