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水污染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06-11-24 來源: 作者:
一、充分認識水污染防治面臨的嚴峻形勢
“十五”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積極落實重點流域污染治理任務,不斷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水環境治理取得了積極進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部分地區水環境質量有所好轉。2005年,全國地表水好于Ⅲ類水質的比例為36%,比2000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的比例下降了6個百分點。
二是重點流域治理有序推進!笆濉逼陂g,對“三河三湖”(淮河、海河、遼河、太湖、巢湖、滇池)等投入的治污資金累計達800多億元,建成和在建項目共1800多個,重點流域水質達標的比例有所提高。
三是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進展!笆濉币詠,關閉取締了近4萬個(條)污染嚴重的企業或生產線,集中整頓了化工等8個重污染行業,全國單位工業產值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了近50%。
四是城鎮污水處理步伐明顯加快。各地共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792座,污水處理收費政策逐步落實。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52%,比2000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水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老問題沒有完全解決,新問題又接踵而至,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超過環境容量,人民群眾對水污染事件的反映和投訴越來越多。
一是各地水污染狀況還相當嚴重。全國約1/3的水體喪失了直接使用功能,重點流域40%以上的水質沒有達到治理要求,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不少地方出現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狀況,近海水域赤潮接連發生。今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東部沿海地區赤潮持續發生。
二是工業和城鄉水污染治理仍然滯后。企業違法違規排污現象屢禁不止,全國污水排放量中有一半是工業污水,污水中含有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城市污水處理率還比較低,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不足。有的污水處理廠建成了,管網不配套;有的建成了,管網也配套,但收費不到位,無法正常運行。農村面源污染嚴重影響水環境質量。
三是水污染事故頻繁發生。過去在規劃布局上,不少化工、石化等重污染企業為了取水方便,一般都建在江河沿岸,有的還建在飲用水水源地附近和人口密集區,化學物質開發、生產和儲運等方面存在不少漏洞,一旦出現生產事故,就可能引發水污染事故,嚴重威脅水體安全,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損失。
四是飲用水安全存在隱患。不少地區符合標準、水質穩定的飲用水水源地呈縮減趨勢。部分水源地檢測出有毒有害物質。有的大城市沒有備用水源。全國3億多農村人口飲用不合格水,許多是因為水污染造成的。
五是部分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過高;春印⑦|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超過60%,海河超過90%,明顯超出國際上30%—40%的水生態警戒線,造成在枯水期基本沒有什么流量,減弱了水體自凈能力,加劇了水污染惡化的趨勢。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頁
共8頁
更多關于 在全國水污染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