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水污染防治 >> 

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計劃

時間:2006-11-24 來源: 作者:

第四節 三峽庫區成庫后的環境問題

目前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質狀況未能得到改善,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隨著庫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三峽工程庫區移民的安置,若不采取強有力的污染防治措施,工業和生活的排污量還將大量增加,人為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仍會繼續存在,將會對三峽庫區水環境造成更大的壓力。按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和人口增長率及城市化發展情況預測,到2005年,庫區、影響區、上游區生活污水排放量將分別達到11.8億噸、8.9億噸、26.2億噸。如果不對庫區和影響區入庫水污染物進行綜合治理,庫區河流水污染和水質將會加劇惡化,具體變化為:

——長江干流。三峽首期蓄水成庫后,水體稀釋自凈能力減弱,水環境容量降低。庫區流場的改變導致污染帶縮短,寬度增加,在相同的排污負荷條件下,水中污染物濃度增加,水環境污染加重;干流城市江段水質均將超過 III 類水質標準,干流其余江段水質超過 II 類水質標準。經蓄水和排水后,庫區岸邊消落帶積存的污染物將形成水體內源污染,并形成新的環境問題。

——嘉陵江、烏江。嘉陵江重慶主城區江段污染物濃度將有大幅度的增加,超過地表水 III 類水質標準,岸邊污染帶規模將進一步擴展。烏江河口地區受三峽水庫回水頂托的影響,水污染將有所加重。

——其它次級河流。受水庫回水頂托的影響,庫區次級河流河口江段污染將有所加重。影響區的次級河流如不采取積極防治措施,其污染也將嚴重加劇。

三峽工程二期工程在2003年建成投入運行,三峽庫區江段將由天然河道變成水庫,而在特大型城市下游建設特大型水庫,在世界水利史上還沒有先例。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庫區及其上游沿江城鎮的生活垃圾歷年來都是沿岸堆放,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沿江城鎮生活垃圾的隨意傾倒并妥善處置已存的陳年垃圾,三峽大壩建成后,這些江中垃圾將全部截留在庫內,不但會加劇庫區的污染,還將對電站的正常運行帶來極大威脅。三峽工程對庫區生態環境的影響非常復雜,涉及的環境要素和影響因子較多,三峽水庫的移民安置、水污染防治、生態保護、泥沙淤積等一系列問題是當前面臨的世紀課題。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的質量狀況將成為影響和制約長江流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快庫區水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步伐,是當前一項十分急迫的任務。

上一頁 頁碼:[<< 1 ...3 4 5 6 7 8 9 10 11 ...20 >>] 下一頁 共20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計劃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