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水污染防治 >> 

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計劃

時間:2006-11-24 來源: 作者:

第三節 生態環境現狀

目前三峽庫區及其上游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高。到2000年,水土流失面積達2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庫區3.58萬平方公里),超過幅員面積的1/4。中度以上侵蝕面積占水土流失面積的70%以上,至今還有90%未治理。長江流域每年入海沙量4.68億噸,其中70%以上來自三峽庫區上游。由于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使長江上游江河泥沙含量高,長江上游控制站宜昌站多年平均徑流量為4510億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5.3億噸,宜昌水文站以上的懸移質泥沙,主要來源于金沙江、嘉陵江和岷沱江,三江多年平均輸沙量約占宜昌站的85%,其中金沙江占46.8%,嘉陵江占26%,岷沱江占12.2%。

二是生態環境退化現象普遍。由于亂砍濫伐森林和毀林開荒,長江流域森林覆蓋率由50年代的30%下降為25%,其中庫區僅為21.7%。長江流域的大部分天然林遭到砍伐破壞,涵養水源功能呈明顯下降趨勢,保土攔沙能力下降。由于多年來對草地采取自然粗放經營方式,使草地退化嚴重,產草量比60年代下降30%以上的退化草地已達750萬公頃,沙化草地達5萬公頃。多年來流域生態環境的惡化導致河流年徑流量減少。此外,三峽庫區及其上游陡坡墾植十分普遍,僅庫區坡耕地就占耕地面積的74.3%,其中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約400萬畝(重慶360萬畝、湖北40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20%,不合理的農業開發造成大量的面源污染進入江河,加劇了水環境污染。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8 9 10 ...20 >>] 下一頁 共20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計劃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