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水污染防治 >> 

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計劃

時間:2006-11-24 來源: 作者:

五、加強項目建設和資金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

1、認真做好規劃項目前期工作。要加快組織制定和完善庫區污水、垃圾處理處置技術規范,實現設計標準化、建設規范化、設備定型化,確保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和維護。庫區建設污水處理廠首先要做好配套排水管網的規劃和建設。擬建垃圾處理場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的收集和清運系統。

2、加強國家投資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和監控。地方政府要對項目可行性研究、環境影響評價、設計方案、招投標、施工進度、工程質量、環境管理以及工程驗收等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管理好項目建設資金,提高項目的投資效益。

六、加強水環境監測能力,提高環境科技支撐水平

1、針對三峽庫區環境監測手段落后、信息共享水平差、監督管理必要設施不足等問題,必須加強水環境與生態監測體系建設:

1)建設水環境監測與監控體系。主要包括:在庫區、影響區、上游區29個國控斷面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對占排污負荷65%以上的重點污染源安裝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建設39個地級以上城市環境信息處理系統和水污染應急系統。

2)建立以遙感和地面觀測站相結合、多部門信息共享的生態監測網絡系統。包括:庫區水土流失監測,森林生態系統及病蟲害監測,農業環境監測,庫區水生生態監測,重大氣象災害預警監測系統。

2、要確保三峽庫區的水環境質量安全,必須加強環境科技的支持力度。“十五”期間,每年安排一定科研費用,重點解決一批三峽庫區水污染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技術問題。重點開展:庫區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庫區特別是水庫消落區生態環境變化、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重大經濟技術政策研究;三峽庫區2003年和2009年分期蓄水后水環境容量變化和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研究;庫區及其上游生態環境演變及其保護的研究;庫區及其上游、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畜禽養殖業污染控制和水土流失治理等重點技術研究。

上一頁 頁碼:[<< 1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共20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計劃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