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這是改善水環境質量的重要基礎。國務院已明確要求,到2010年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低于60%。各地要加快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及配套設施建設。要根據管網建設進度和污水收集能力,合理確定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規模,并采用先進適用的處理工藝與技術,避免浪費。要積極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和建設,強化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置,加強江河沿岸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積極推進污染處理收費。到今年年底,所有城鎮都要開征污水處理費,并逐步提高收費標準,原則上達到每噸污水收費0.8元,以保證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明后年內,所有自備水源用戶都要開征污水處理費。同時要建立城市垃圾處理收費管理制度。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水污染防治。各級政府也要增加對治污設施建設投入。
第四,堅決防范水環境安全事故。要盡快制定和完善環境安全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演練。要加強重點企業、尾礦壩、危險化學品儲存設施等的環境隱患排查和整改,加強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堵塞安全漏洞。對位于環境敏感地區、隱患大的企業和設施,該治理的要治理,該搬遷的要搬遷,該關閉的要關閉。要加強環境安全設施建設,對重點部位實施實時監控,降低環境安全風險。
第五,優化經濟布局、改善水環境質量。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源頭上控制水污染排放總量。在重點開發區域,要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大力發展節水型、環保型的產業。在限期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要十分珍惜水資源,積極防治水污染。統籌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處理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的關系,保證江河必要的生態基流。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調動上下游地區共同保護和監督水環境的積極性,改善全流域水環境質量。
第六,切實做好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抓緊編制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安排一批保護和防治工程。依法劃定和科學調整飲用水源保護區,堅決打擊危害群眾飲水安全的不法排污行為。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