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水污染防治 >> 

中國水資源戰略研究中幾個問題的認識

時間:2006-11-24 來源: 作者:

1對中國水資源情況的認識
  要全面、辯證、歷史地認識中國水資源的情況。
  是否都是不利的?一般分析認為,人均水資源少;時空分布不均;還有泥沙問題等等,結論為:中國是世界水旱災害最嚴重的國家,而且水旱災害越來越嚴重。
  實際情況是:上述分析反映了真理的一個方面,但還有另一面。試看實踐:中國為什么能養活12億人?為什么年年增產?為什么經濟能發展?因此,要看到水資源情況的兩面性,如:
  1.1關于人均水資源
  首先,這是隨人口而變動的,F在有各種缺水標準。國際公認的是一位瑞典專家提出的缺水標準,按她的劃分,1997年,中國人均水資源2220m3,預測到2030年,人口16億時,人均水資源1760m3,到了嚴峻時刻。
  其次,人均水資源不是唯一指標。還有降水量,要考慮土壤水,還有過境水量。按表1,上海和寧夏都是人均水資源最貧困的地方?不能不看實際情況引用指標,也不能各取所需引用指標。
  1.2時間分布
  由于季風氣候影響,各地降水主要發生在夏季,大部分地區汛期連續4個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水資源中大約2/3左右是洪水徑流量。
  有利一面是雨熱同期,可以有雨養農業,靠天吃飯。不利一面是有水旱災害。
  1.3空間分布
  四個區(干旱區、半干旱區、半濕潤區、濕潤區)是我們生態環境的基礎,水資源與土地資源不相匹配。人口集中在濕潤和半濕潤區,最缺水的是季節性干旱的半濕潤區,即黃淮海平原。干旱與半干旱地區,人均水資源不少,但生態環境脆弱。
  1.4泥沙
  移山填海是自然規律。沖積平原是泥沙杰作,形成了185km2的沖積平原和山間盆地,成為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地。但在開發山區和平原中,泥沙也帶來了各種問題。
  1.5氣候變化
  近年來的北旱南澇仍在歷史變化的幅度以內,溫室效應的影響還不能確定。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5 6 ...7 >>] 下一頁 共7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中國水資源戰略研究中幾個問題的認識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