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水污染防治 >> 

中國水資源戰略研究中幾個問題的認識

時間:2006-11-24 來源: 作者:


  9關于南水北調
  對北方地區,要從以超采地下水和利用未經處理的污水來維持經濟增長轉變為在大力節水治污和合理利用當地水資源的基礎上,有步驟地推進南水北調,保證社會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9.1解決供需平衡的基礎必須是節水和治污
  9.2對各條線路的初步評價
  水利部提出的東、中、西三條線路(見圖1),都是可以成立的,也存在一些難點和問題,需要抓緊進行工作。
  各種“大西線”方案,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所設想的一些工程沒有現實的技術可行性。就我國未來16億人口的發展形勢看,也沒有大開荒、大移民以至興建“大西線”的現實必要性。
  9.3東線和中線的先后問題
  東線和中線都是解決黃淮海平原缺水所必需,而且各有其主要供水范圍,無需比選誰先誰后,也不是必須在一條工程完成后才能進行第二條。在北方水資源合理配置的總體規劃下,可以分別作為獨立的項目,按照國家的基本建設程序,進行前期工作并確定各自的實施步驟。只要前期工作可靠,開工條件成熟,都應盡快地逐步實施。
  9.4實施步驟
  分為兩大步:第一步,2020年左右,完成東線和中線,并適當調增黃河上中游省區的分水指標。第二步,20202050年,逐步實施西線工程。
  9.5對中線方案應研究優化
  10西北地區的水資源問題
  要從缺乏生態環境意識的低水平開發利用水資源轉變為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全面合理地開發利用當地水資源,為經濟發展創造條件。
  水資源確實是西北大開發的關鍵,但究竟是什么問題?西北包含三個不同類型的地區,需要分別研究。
  10.1內陸河流域
  內陸河流域,包括開發程度較高的新疆和河西走廊,以及開發程度很低的青海。特點是降水量少但人均水資源并不少。人均水資源:19935200m3,預計2050年為3850m3(埃及為923m3,以色列為380m3)。
  問題在于如何統籌兼顧總體的生態環境,保持各河上中下游人工綠洲的安全。如塔里木河和黑河。
  當前的根本問題是不顧生態環境的各自為政的粗放型開發。全國水分利用率:1立方米水產糧1.1kg ;新疆0.39kg,塔河0.23kg.從長遠講,是否需要大移民大開荒?答案是否定的。
  10.2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
  當地水資源相對較少,但過境水資源即黃河干支流的水源還相當豐富,問題在于山高水深、地形破碎,難以利用。少數可以引水自流、有的可以高揚程灌溉,大量的只能靠水土保持和集雨節灌。引用黃河水的矛盾是工程代價和分水指標問題。
  10.3黃河源區
  該區屬于荒漠草原,近年來天氣干旱、鼠害極大,再加上濫墾、過牧以及濫挖濫采等,問題是如何加強保護。植樹種草如果安排不當,也可能破壞生態環境。
  對西北地區水資源問題有三大認識誤區:
 。a )以為必須以南水北調的“大西線”來解決西北水資源。實際上“大西線”只調水到黃河,以大柳樹為調節水庫,沒有到內陸河的具體設想。對內陸河,只能也可以靠當地的水資源,包括當地的調水工程。對黃土高原,不是沒水,而是沒能力用水和沒有用水指標。因此,一要支持做工程,二要增指標。對黃河源區,是加強保護問題,千萬不要再瞎指揮破壞了。
 。b )以為在黃河上游植樹綠化能改變氣候、增加水量,解決黃河斷流問題。實際上,可適當改善小氣候,不能改變大氣候。相反,要耗用一部分水量。對此,一要支持;二要因地制宜。
 。c )以為建設山川秀美的西北是要變塞北為江南。實際上,西北是干旱、半干旱區,江南是濕潤區,各有其相適應的生態環境,不可違反自然規律。山川秀美的西北,應是西北式的秀美,更多的是“風吹草低見牛羊”,而不是“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

上一頁 頁碼:[<< 1 ...3 4 5 6 7 >>] 下一頁 共7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中國水資源戰略研究中幾個問題的認識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