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污染防治工作回顧
淮河流域水污染始于上個世紀70年代,進入80年代以后,隨著流域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人口增長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水污染逐漸加劇!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代、90年代身心受害”比較形象地反映了淮河流域水污染發展過程。尤其是1992、1994、1995年沙潁河、淮河連續發生大面積水污染事故,對沿淮廣大地區工農業生產和城鎮供水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甚至影響到了社會穩定,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已成為流域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呼聲。
(一)黨中央、國務院采取的主要措施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淮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1994年5月,原國務委員宋健同志在安徽省蚌埠市主持召開了淮河流域環保執法檢查現場會,拉開了國家全面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的序幕。1995年8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我國第一部流域水污染防治法規《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1996年6月29日國務院批復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及“九五”計劃》,明確了“九五”期間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標:1997年底,全流域所有工業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主要污染物COD(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從1993年的150萬噸,削減到89萬噸;2000年底建成52座城鎮污水集中處理廠,主要污染物COD削減到36.8萬噸。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提出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標,國務院環委會先后召開了3次環保執法檢查現場會,進行督促檢查;以水利部和國家環境保護局為組長單位的淮河流域水資源保護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共同研究部署有關工作,形成了團結治污的良好局面。
“九五”期間,淮河流域工業污染源治理方面,以“關、停、禁、改、轉”為指導思想,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對重點污染企業實行限期治理。1996年底,全流域共關閉小造紙、小化工、小制革、小化肥等“十五小”企業近5000家。1997年底全流域日排廢水100噸以上的1562家企業有1139家實現達標排放。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方面,有11座污水處理廠在2000年底建成投入運行。
為了進一步做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實現水體“變清”目標,2003年3月3日,國務院批復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計劃》(以下簡稱《“十五”計劃》),要求到2005年底之前,確;春痈闪魉|進一步好轉,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質和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到Ⅲ類標準。主要污染物COD入河排放量削減到46.6萬噸,氨氮入河排放量削減到9.1萬噸。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對工業污染源實施綜合治理,進一步削減排污;調整產業結構,推行清潔生產;流域所有縣級以上的城鎮共建設161個污水處理廠,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70%。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