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域機構開展的工作
多年來,淮河水利委員會在水利部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履行《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主要開展了五項工作:
1、抓住機遇,積極參與水污染防治工作
防治水污染是水資源保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淮河水利委員會緊緊抓住國家治理淮河水污染的機遇,主動開展工作,深入到治污第一線,了解情況,及時向水利部和國家環境保護局等上級部門反應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認真配合領導小組及國家有關部門開展的執法檢查活動,客觀反映情況,為上級領導決策提供服務。
2、加強水質及入河排污量的監督管理
淮河水利委員會從1995年開始在全國第一個開展了跨省河流省界水質監測工作,每月一次,并將結果在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2002年4月,水利部印發了《中國水功能區劃(試行)》,為了及時反映水功能區水質狀況,淮河水利委員會從2003年開始組織開展了包括保護區、保留區、緩沖區、飲用水源區和工業用水區在內的重點水功能區水資源質量監測工作,從2003年的監測結果分析,重點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在40%左右,反映出淮河流域供水水質安全存在著較大問題。
為了掌握淮河流域入河排污量的變化情況,淮河水利委員會從1998年開始,每年連續組織四省水利部門開展城鎮入河排污口調查和入河排污量監測工作,及時將評價報告上報水利部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為上級部門客觀評價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效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同時,按照《水法》的要求,淮河水利委員會將監測的水質情況、入河排污量情況、以及入河排污口的超標情況及時向各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及環保部門通報,提出相應建議,并協同環保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3、認真做好水污染聯防工作
淮河支流眾多,閘控程度高且水污染普遍嚴重。為了減輕沙潁河等支流重污染水體下泄對淮河造成的污染危害,多年來,淮河水利委員會按照《條例》的要求,組織流域水利、環保部門開展上下游水污染聯防工作。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干支流主要控制斷面水情水質動態監測及信息及時傳遞,污染源限排和水閘防污調度三方面內容。
水情水質動態監測,主要是掌握重要水閘和控制斷面的水閘蓄水、放流和水質信息,為向下游地區發布水質預警預報和實施水閘防污調度提供科學依據。污染源限排就是根據枯水期河道水量減少,水功能區稀釋自凈下降的特點,對污染源提出限制排放要求,由各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具體落實限排方案,流域機構組織監督檢查。水閘防污調度是在保證防汛抗旱的前提下,通過水閘的合理調度,減輕污染水體下泄對水質的影響。按照國務院辦公廳1995年發布的《關于防止淮河流域再次發生重大水污染事故的緊急通知》的精神,淮河沙潁河上四個重要水閘由淮河水利委員會實施統一防污調度。
從多年的工作實踐看,水污染聯防工作對避免淮河干流重大水污染事故的頻繁發生,減輕水污染危害發揮了重要作用。2004年,淮河水利委員會批準“沭河大官莊樞紐防污調度意見”,至此,淮河水利委員會將污染聯防工作范圍擴大到沂沭河流域。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