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水污染防治 >> 

對我國水污染防治策略的思考和建議

時間:2006-11-24 來源: 作者:


  3、水污染防治應該實施工業、城市、點源、面源、內源、地面水、地下水同時控制的綜合防治策略
  我國30年來進行水污染防治的教訓之一是重工業、輕城市;重點源、輕面源和內源。城市廢水的收集和處理工程遠遠落后于城市建設,以至大量城市廢水不經處理排放進河流、湖泊,污染了我們自己美麗的家園,破壞了人民賴以生存的水資源。從全國來說,城市廢水排放量占據廢水總量的比例近年來呈現上升趨勢,預計還會上升。 除了集中排放的工業、城市廢水以外,無組織排放的、大面積的污染源,如農田徑流等,也越來越顯現出其對水體污染的重要影響,對于湖泊、海灣的富營養污染,面污染源往往是主要的貢獻者。而我國至今尚未采取有效措施對面污染源進行控制,因此,在某些地區出現了雖然工業廢水實現了達標排放、城市廢水進行了有效處理,而水體的水質指標和藍藻爆發卻不見改善的現象。
  我國至今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主要是針對地面水進行的,對于地下水的關注則顯不夠。事實上,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其修復要比地面水困難得多,因此,在加強對地面水污染防治的同時,地下水污染的防治也不容忽視。同樣,對地下水污染的防治也必須以防為主,以上討論的各項原則也都是適用的。
  三、對未來策略的建議
  我國的水污染防治形勢十分嚴峻,可以說,已經到了災害嚴重、不能等閑視之的地步。為了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命運,各級領導都應把水污染防治放到自己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我愿提出以下具體建議,也相信事在人為,只要實施正確的戰略,切實地進行工作,我國的水污染是可以防治的。
  1、加強對經濟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還應包括對重要建設政策的評價,防患于未然,堅決不采取危害環境與資源的建設政策,不進行危害環境與資源的項目。目前,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正在起草《環境影響評價法》,該法草案中規定評價的范圍將從開發、建設項目擴大到對環境有顯著影響的政策和規劃等方面,即除了進行項目評價外,還要進行戰略評價。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和突破,必將對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并促進可持續發展發揮重大的作用。
  2、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實施對工業污染排放的總量控制,強調對資源的有效利用,而不是只著眼于廢水濃度的達標排放。我國的工業經濟還處于比較落后的水平,但我們不能按照工業先進國家在一個世紀前發展經濟的方式來發展,而是必須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進行一場新的工業革命,走出一條以保護資源與環境為目標的全新的發展道路來。工業發展與產生污染曾經是一對孿生子,新的戰略、新的目標一定會引發新的科技和新的工業的發展。只有當清潔生產和生態工業成為政府、企業家、科技人員和全民的共同認識時,我們才有可能擺脫環境污染的噩夢,走上真正富裕、健康、幸福的未來。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對我國水污染防治策略的思考和建議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