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第五屆世界水大會的主辦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國家之一。隨著中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全面加強城鎮供水、節水和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與此同時,我國的水資源供需矛盾和水環境污染壓力也日益增大。我國政府已經確立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戰略,厲行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加大資源環境領域的投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設施運營效率。
為了充分發揮天時地利的優勢,聯合全球科技工作者開展水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探索和實踐,促進我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本屆大會特設“中國水日”、“市長論壇”和“農村污水處理國際研討會”。在世界水大會上安排針對主辦國水問題的研討活動,是往屆大會沒有的,也是本屆世界水大會的一個突出亮點。在這些活動中,國務院相關部門將介紹“十一五”期間中國水務改革與發展政策和策略;部分城市負責人將交流城市水管理的經驗和合作信息;二十幾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將專項探討我國水的可持續利用戰略,并結合中國實際介紹農村污水處理的適用技術和應用實例。建設部在“市長論壇”上將向“中國人居環境獎(水環境治理優秀范例城市)”獲獎城市頒獎,推動各地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本次大會,進行了精心籌劃和認真準備。2003年2月,國際水協決定在北京舉辦第五屆世界水大會。經國務院批準,由建設部牽頭,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政協全國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學技術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商務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青團中央、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辦公室、北京市人民政府等部門和單位組成了大會組委會,曾培炎副總理擔任大會組委會名譽主席。
近四年來,大會組委會各成員單位齊心協力,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為大會的成功舉行提供了重要保障。作為本次大會的主辦方之一,國際水協高度重視第一次在亞洲舉辦的世界水大會,與中方密切合作,保證了大會各項籌備工作的順利開展。北京市是本次大會的東道主城市,北京市政府為本次世界水大會的成功舉辦提供了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