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因石油引發了多次戰爭沖突,因此石油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全世界關注的敏感問題之一,但很多國家和人民也許沒有意識到,水的問題正成為人類繼石油之后新的社會危機,可能引發人類新的戰爭。
1995年,世界銀行副行長伊斯梅爾·薩拉杰丁曾預言:“20世紀的許多戰爭都是因石油而起,而到21世紀水將成為引發戰爭的根源!逼鋵,不用到21世紀,這一預言已在20世紀的后半葉得到印證,因水資源而引起的沖突和戰爭,已在亞洲、非洲和中東等水資源短缺的地區愈演愈烈。
戰爭因水而起
由于恒河流經多個國家,但它對于印孟兩國來說更是至關重要,均視其為生命線。印度在1962年建設法拉卡水壩時,并沒有考慮當時其他國家的反對意見,尤其是孟加拉的態度,致使水壩建成后,恒河水流向孟加拉的水量在旱季時減少到建成前的1/8至1/11,嚴重地影響了孟加拉國內的農業生產,雙方的“水危機”正日益加深。
非洲第一大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由于全球變暖、污染、浪費和戰爭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其水流量日趨減少,使從其取水的許多國家飽受“干渴”之苦。如今,蘇丹、埃塞俄比亞和埃及等國之間的水爭端正愈來愈烈,“水戰”危險日益增大。
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地區,也是全球最缺淡水資源的地區之一,多次中東戰爭均與水資源的爭奪有關。從20世紀50年代起,因約旦河水資源分配問題,以色列、約旦、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國頻繁發生爭端,并最終爆發了1967年第3次中東戰爭;為奪取利塔尼河的水資源,1982年以色列曾以打擊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游擊隊為由,占領黎巴嫩南部地區,控制了加沙和約旦河西岸80%%以上的水資源;敘以之間爭論不休的戈蘭高地問題也由水資源引起,因為戈蘭高地的水資源十分豐富,數條河流注入太巴列湖,而以色列40%的用水取自太巴列湖;土耳其、伊拉克和敘利亞三國也因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歸屬問題長期發生爭執,因為這兩條歷史性河流是三國的經濟命脈,而土耳其卻堅稱幼發拉底河是本國的河流,擁有絕對主權,其他兩國則極力反對?梢姡谒Y源的重要性逐漸超過石油的情況下,未來的中東各國將不惜為“水”而戰。
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與鄰國分享河流和湖泊系統的國家里。地球上有214個河流和湖泊系統跨越一條或若干條國界,其中148個水系統經過兩個沿岸國家,31個水系統流經3個國家,有的水系統流經的國家多達12個。而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條法律就這些國際河流的分配及利用作出明確的規定,在水資源日益緊缺的今天,這就為今后可能出現的水源沖突埋下了禍根。
軍隊作戰無水必敗
在作戰狀態下,軍人的精神高度緊張,體力消耗較甚,水的消耗量也較之常人多,斷水16小時就將失去活動能力。研究表明,一名參戰士兵每天所需用水量:正常情況下為
實際上,不僅軍人作戰需要水,武器裝備也同樣離不開水。據資料顯示:每輛汽車每晝夜需用水20—
如果戰時作戰部隊缺水,特別是缺少優質水就會導致作戰的失敗。三國時期的魏蜀街亭之戰,蜀軍因扎營山上,被魏軍切斷供水線路而敗北,最終上演了一出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千古悲劇,蜀國因之而陷于被動,在此,水成了決定軍隊和國家命運前途的關鍵因素。1943年,侵緬日軍因對部隊飲水管理不善,致使霍亂、傷寒、痢疾等傳染疾病大肆流行,參戰人員大多患病,部隊幾乎喪失戰斗力,使日軍一度陷入困境。1945年的遠東戰役中,蘇軍通過塔木察格布拉克到大興安嶺的沙漠草原時,曾因嚴重缺水造成車輛不能行駛,人畜不能行動,部隊的戰斗力受損,影響了作戰行動。
戰場“制水權”爭奪激烈
未來高技術條件下的作戰,軍隊的戰時供水將成為一大難題,困難不僅在于部隊消耗水量之大,也在于獲取水之難。近年來,因水資源而引發爭端的趨勢已在中東及亞、非洲部分地區初見倪端,其中以沙漠氣候為主的中東地區表現尤為突出。在過去四五十年里,幾乎在中東進行的每一場戰爭中,雙方都將摧毀敵人的供水系統和水源作為首要的戰略目標。因此,中東各國一直把水資源作為國家的戰略物資看待。
其實,惡劣的自然水環境還不是最可怕的,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去加以克服,通常情況下,保證正常用水還是可以做到的,可怕的是人為破壞,尤其是作戰雙方均將作戰區域內的有限水資源作為破壞對象,從而削弱對方的戰斗力,這就使得水環境更加惡劣,獲取水的困難變得更大,付出的代價也更多。作戰中,這種通過破壞敵方水資源,剝奪敵方用水權利,削弱敵方戰斗力,保護己方水資源,保持己方戰斗力的“制水權”爭奪戰將被廣泛使用。破壞手段可以五花八門,如可使用生物武器、化學武器和氣象武器等高技術兵器來破壞和污染戰場水源地,使水源無法安全使用;運用兵力或火力打擊運水車輛、器材和護送水的部隊,使水保障出現障礙;利用間諜投毒、特種作戰力量滲透襲擊和其他手段對儲水設施進行破壞,使水無法安全存儲,鬧水荒,動搖軍心,打擊士氣。在日俄戰爭期間,日軍曾使用化學毒劑污染旅順地區的水源,使俄軍因誤用污水而損兵折將;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向我冀中抗日軍民實施化學戰的過程中,也將污染我抗日根據地水源作為消滅抗日武裝的手段之一,并給我抗日軍民帶來巨大損失。
應重視戰時供水問題
實際上,未來軍隊要想打勝仗,必須高度重視戰時供水問題,將奪取“制水權”行動與其他作戰行動置同等重要的地位。
首先,可結合平時戰場建設,搞好對水資源的勘察,掌握詳細、準確的水文資料,弄清預定戰場各類水源的水量和水質;可平戰結合和軍民結合,搞好預設戰場的供水工程建設;對于缺水地區,要特別搞好儲水設施的建設,為戰時急用創造良好條件;在平時要注意對預設戰場內水源的保護和開發。
其次,要大力發展現代化的供水設備,提高部隊對戰場水資源的利用率。這主要包括:取水、運水、儲水、凈水等。目前,供水設備正朝著體積小、堅固耐用、自成體系、操作簡便、重量輕、便于運輸和效率高的方向發展。海灣戰爭中,美軍曾使用一種安裝在輪式車輛上的打井設備,1小時可打一口直徑
再者,要科學研究制定解決供水的多種方案與措施,加強戰時用水管理,組織好水源保護,建立必要的運水、儲水和護水力量,千方百計保障戰時部隊的安全用水。
■新聞背景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