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城我國鎮供排水和污水處理的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的不足已經成為城鎮水務發展的主要瓶頸,必須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以促進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為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今天,我發言的內容分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城鎮水務的發展需求,二是中國水務改革的水務策略。
一、中國城鎮水務的發展需求
(一)城鎮供水、節水形成巨大的市場需求
1.城鎮化快速發展,帶動城鎮供水量增長。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我國每年將有1500多萬的人口轉移到城市,GDP增長速度保持在7—8%以上。要“到2010年全國城市供水普及率不低于95%”, 城鎮供水量將持續增加,總供水量呈現新的增長趨勢。
圖表顯示,我國城鎮總供水量在連續多年保持平穩的基礎上,從2002年出現增長趨勢,城鎮生活用水量一直呈增長的趨勢。
2.加快城鎮供水管網的改造,促進節水和保障水質安全。我國許多城鎮的供水管網漏損率高達20%左右,浪費十分嚴重。而且由于供水管網的老化和破損,造成用戶端水質難以保障,達不到出廠水質要求。要將我國城市供水管網改造達到國際上7%——9%的漏損率先進水平,還需要大量的投入。中央政府將給予必要的支持。
3.加快傳統工藝技術的改造,提高供水水質。參照國際水質標準要求,2005年建設部新頒布《城市供水水質標準》,將水質檢測項目由35多項提高到103多項。即將頒布的《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水質檢測項目將由35項提高到106項。另一方面,一些地區水源有機污染物、藻類等污染不斷加重,以及突發水污染事故的頻繁發生,對水質安全形成重大威脅。這些都要求供水企業要快傳統工藝技術改造,建立供水水質安全保障和應急體系。
4.城鄉統籌發展區域供水。當前,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飲用水安全問題還十分突出。為改善和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我們一方面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區域供水,將城鎮供水向農村延伸,改善農村供水水質;一方面是加強缺水地區水源開發建設,并解決飲用水降氟、除砷問題。到2010年,我國要改善1.6億農村人口的飲用水安全狀況。
(二)城鎮污水處理及水環境建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1.未來5年中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發展目標。到2010年,我國設市城市和縣城所在的建制鎮均應規劃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全國設市城市的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其中:省會以上城市要平均達到80%,地級市平均達到60%,縣級市平均達到50%;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
2.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配套。一是城市污水處理廠新建和改造將新增污水處理規模3500萬立方米/日,同時對原有的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2000萬立方米/日。二是加強對已有污水處理廠管網完善和新建污水處理廠設施的建設,提高污水處理廠運營效率,推進雨污分流,要新建配套管網20萬千米。同時,要加強城鎮排澇和雨水利用設施建設,保障城鎮安全并促進雨水利用。
3.積極推廣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將污水處理再生利用作為解決城市缺水的重要措施,與污水處理廠同步規劃和建設,鼓勵工業、城市園林綠化、市政、生態景觀、環衛沖廁和洗車等行業使用再生水,實現由單一的污水處理達標排放向再生利用轉變。到2010年,我國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
4.加大污泥安全處置設施的投入。我國目前城鎮大部分污水處理廠缺少污泥處置的設施,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尚未得到安全處置,帶來了二次污染的隱患。隨著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的不斷增加,污泥的穩定化、無害化處理、干化與焚燒,以及土地利用與填埋等處置方式已經逐步推進。到2010年,我國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量達3.5萬噸/日。
5.各地把改善水系、生態修復、河道湖泊整治、景觀水體建設、城市濕地保護作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內容,不斷加大城市水環境治理力度,努力改善人居環境。
預計未來5——10年,我國城鎮水務發展投資規模將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水源保護和供水安全約 2700億元,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約 3300億元,長距離調水工程設施約 2500億元,水環境整治生態修復約 1500億元。巨大的市場需求,給中外水務企業提供了無限的商機。
二、中國城鎮水務改革策略
中國城鎮水務改革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
1.開放市場,打破壟斷,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鼓勵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參與水務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
2.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以特許經營的形式和規范的合同來約束各方的責任和權利;
3.建立有效的政府監管體系,在水質、水價、服務等方面強化監管,確保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一)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提高城鎮水務投資效益
2005年2月,中國政府出臺文件,把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放在一個公平的發展平臺上發展,為城鎮水務開辟了廣闊的融資天地:建立政府投入、市場運作、社會融資等多渠道籌資相結合的投入機制,鼓勵國外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支持私營經濟參與建設和運營、實行特許經營制度。
1.調整投資結構,政府重點支持供排水管網配套及欠發達地區設施建設。
2.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采取合資、合作、BOT、TOT等多種方式,吸引社會各類資本參與設施的投資建設或運營。
3.鼓勵城鎮政府運用污水處理收費權、污水處理運營企業運用污水處理服務收益權質押貸款,籌集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資金。
4.積極利用國家政策性銀行、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加快設施建設。
5.研究制定城鎮供排水、污水處理運營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政策。
(二)加快城鎮供排水、污水處理體制改革,提高設施運營效率
我國傳統的城鎮供排水、污水處理單位改制不徹底,必須加快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改變企業長期依靠財政補貼的狀況,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率。
1.推進城鎮供水污水處理單位,體制改革,實行政企分離,到2008年底,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單位都要改制成為企業法人。
2.引入市場機制進行產權結構調整,優化調整行業產業結構。
3.建立企業自我激勵和自我約束的機制,促進效率的提高。
4.鼓勵企業規;s經營,支持企業跨區域投資運營;加強國際合作和接軌,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三)進一步深化水價改革,完善價格體系
近年來,我國水價改革取得了積極進展。城市供水價格基本完成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轉變,并已基本達到保本水平。污水處理收費制度普遍實行。至2005年底,開征污水處理費的城市已有517個,污水處理費總額達到66.6億元。我國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是逐步形成全成本的價格體系,并嚴格控制壟斷企業運營成本。
1.擴大水資源費征收范圍并適當提高征收標準,促進水的節約。城市供水公共管網覆蓋范圍內取用地下水的,自備水費高于自來水價格。
2.合理調整城市供水價格。城鎮供水價格要涵蓋供水企業正常運行和合理盈利、改善水質、管網和計量系統改造等建設運營成本。同時,以補償成本和合理收益為原則,合理確定再生水價格,擴大再生水使用范圍。
3.優先將污水處理費標準調整到保本微利水平。到今年年底,所有城鎮都將開征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原則上達到0.8元/噸,以保證污水處理廠保本微利、正常運行。明后年內,所有自備水源用戶都要開征污水處理費。
4.通過建立績效評價體系、實行成本審核制度、強化公眾聽證制度等,嚴格控制企業的運營成本,保障公眾利益。
(四)加快建立監管體系,促進城鎮水務健康發展
建設部2002年《關于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同年12月《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以及2005年8月《關于加強市政公用行業監管的意見》,初步形成了我國城鎮水務改革的政策體系。當前改革的重點明確政府監管職責,依法對水務企業的投資建設和生產運營活動實施有效監管。
1.嚴格市場準入和退出管制。按照市場準入條件和程序,引入競爭機制擇優選擇中標者。同時制定和完善市場退出規則。經營期限屆滿,重新進行招標。
2.加強產品質量和服務的監管。建立產品和服務質量監測制度,對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實施定點、定時監測。
3.強化成本和價格的監督管制,激勵經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確保企業生產、供應和服務的連續性、穩定性,保障公眾利益公共安全。
5.建立公眾參與機制。擴大信息公開的透明度,建立水質公報、價格聽證、服務投訴等監督機制,發揮社會和公眾的監督作用。
我們將繼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借鑒世界各國的水務管理、設施建設、技術設備研發、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經驗,促進我國城鎮化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