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水日”水管理戰略與政策論壇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司長高俊才就加強“十一五”規劃和實施管理工作,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副巡視員陳曉軍就中國水資源管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技標準司副司長羅毅就實現我國“十一五”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標,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張悅就中國城市水業發展與改革發表了演講。
十幾位專家學者還就我國水的可持續利用戰略進行了廣泛的研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建設部原副部長周干峙認為,水資源是城市發展的基礎性資源,城市的空間布局與水資源的空間布局密切相關,歷史上的大多數城市都是依托良好的水源發展起來的。城市是用水戶最集中、用水強度最大、供水保證率和水質要求最高的區域,也是水資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區域。城市規劃應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承載力,以水定規模,量水發展。
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對三代飲用水凈化工藝進行了探討,他提出以Ⅲ類水體為水源的第三代工藝“安全預氧化/強化混凝—生物活性炭/超濾—安全消毒”,是一個探索,可獲得比第二代工藝更安全更優質的飲用水。
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明根據農田土壤植物大氣系統的界面水分調控理論,在從葉-氣、土-氣和根-土三個界面上分別采用節水高產品種、秸桿覆蓋保墑與調虧灌溉技術實現農業節水模式,按得出的節水潛力用地下水動力模型進行了數值模擬,得出結論:華北地區可望緩解地下水危機。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基于分布式二元水循環模型,提出水資源管理的六大總量控制體系,即地表水總量控制、地下水開采控制與總量管理、ET控制、生態用水總量控制、排污總量控制以及入海水量水質控制,為流域水資源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邵益生認為,我國城市水問題復雜,水污染嚴重,水資源短缺,水安全面臨許多挑戰,需要以系統工程理論為指導,加強水系統綜合規劃,嚴格控制水污染,科學引導水消費,促進城市水系統的良性循環。深圳河灣、云南滇池等地的治污實踐表明:治污理念不同,方法差異很大,治污過程非常曲折,改善水環境任重道遠。
中國科學院地理所研究員夏軍認為,華北水安全的首要問題將面臨水質不安全,調水工程需考慮水資源變化的風險。迫切需要開展變化環境中的華北地區水循環機理研究,認識“不健全”的水循環過程導致華北地區缺水、水生態環境退化的成因,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下解決華北水資源安全、改善生態環境的科學對策。
深圳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金松認為,我國飲用水源的污染狀況依然嚴峻,多數城市凈水工藝落后。去年出臺的《城市供水水質標準》(CJ/T206-2005)對飲用水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在現有的水源和工藝設施條件下,達到該標準特別是濁度、有機物和微生物學指標要求,需要根據各地實際,經過綜合評估,采用強化常規處理工藝、深度處理等安全飲用水保障關鍵技術,實現水質安全保障的目標。
清華大學環境系教授張曉健認為,為了提高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必須確定應對水源突發性污染事故的城市應急供水技術。他根據污染物及其應急處理技術的特性,把水源污染應急處理技術分為以下四類:吸附技術、化學沉淀技術、氧化技術和強化消毒技術。根據已有經驗和文獻資料,對有關飲用水標準涉及的138種污染物質推薦了適宜的應急處理技術,并對其中50余種污染物質進行了處理技術驗證試驗。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借鑒國外流域水環境管理先進經驗和水環境容量研究理論,并結合國內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我國流域水污染防治與水環境管理存在問題,闡明了未來我國流域水環境管理的思路。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總工王凱軍著重解釋了《城鎮污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他認為達到2006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新的排放標準值和滿足水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要求,目前已有的城市污水處理能力中,接近半數需要升級改造、設備全面更新或搬遷重建。
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鄭興燦重點介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術政策》的出臺背景、目的和主要內容。在分析總結我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術發展和工程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一系列有關再生水利用技術選擇和系統規劃的導向性建議。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曲久輝介紹了城市水環境治理的理念與方案!笆濉逼陂g,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提出了城市水環境質量改善的創新思路和科學理念,并選擇十一個城市作為示范進行了全面研究,從技術、工程和管理等方面,初步形成針對中國城市及區域特點的環境質量改善的系統方案。
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文堂介紹了首創股份科學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促進中國水務行業的經驗。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近年來,本著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實現各方共贏的投資理念,先后在全國各地投資參控股了12家水務企業,目前擁有的日水處理能力760萬噸,服務人口1400多萬,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水務集團公司之一。
深圳水務集團總經理韓德宏分析了水務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紹了深圳水務集團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做法,并向水務同行發出了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倡議。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