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河北一直在向北京、天津幾乎無償的供水,而變相的一些回饋則相當的微不足道。 "河北確實為保京津做出了犧牲。"河北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水資源處研究員郎洪鋼說。據河北省水利廳水資源中心主任馮謙誠介紹,河北在把自己的水無償供給京津的同時,從上世紀90年代起還要花錢向山東買黃河水。北京方面在以1.2元/立方米的價格出售官廳水庫的水,河北卻要以0.8元/立方米的價格從山東買數億噸水。這意味著,未來河北省水價也將被迫上漲。 如今,"京冀水權爭議"也引來人們越來越多的討論。伴隨著"穩定密云,挽救官廳"的呼聲,水利部歷時9個月制定的《官廳水庫上游山西省、河北省出境水量分配方案》即將提交國務院。根據該方案,山西給河北的下水量要達到1.2億方,河北到官廳水庫的要達到3億方。由于水利部認定三省享有同一流域水權,因此這多少引起了一些不滿。河北省本應到位的40億元投資資金,只到位40%。 隨著"南水北調"進程的日益加快,水權的博弈開始從北方向南方蔓延。 9月,四川省政府向全國人大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調研組明確提出"西線工程補償機制",因為這項耗資千億的國家工程將改變當地水資源分配體系。四川省政府認為,"補償"的目的包括建立四川生態建設和環保資金等。"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態補償機制不僅僅是一項環境保護政策,也是解決社會公平、協調區域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中國水利水電研究院水資源所博士沈大軍說。
近日,第五屆世界水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各方交流的經驗將有助于中國水務改革少走彎路。如何治理水污染,通過政策和市場調節,合理分配、利用水資源,是當前水務改革的待解難題。
水利部已對未來的國家水權管理制度作出了初步的規劃。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副司長段紅東透露,未來5年將基本完成主要江河尤其是北方缺水流域的省際水量分配方案,并深化水價改革。"水利部將確定各省的用水權指標,建立用水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的用水管理制度,逐級明晰初始水權,逐步利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水資源。" 8月1日,北京市水務局宣布,從今年起每年向河北輸京水源地支付2000萬元"生態補償金"。今后,北京將在一定程度上用市場手段向山西、河北兩省"買水"。
據悉,我國原來的水價只包括了水的處理價格,而沒有包括水資源的價格,也沒有包括污水處理的價格,更沒有包括整個水生態的代價。隨著水務改革的深入,這些價格將逐步加進目前的水價中,全國水價的整體上漲已是必然。屆時,省際、城際間的水權交易也將成為今后水務市場上的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