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脫氮除磷工藝中的絲狀菌

時間:2007-07-05 來源: 作者:陳紅英 王增長 牛志卿


   

單位

1#流程

2#流程

總磷(PO4-P)

Mg(P)/L

1.44

3.0

溶解性磷(PO4-P)

Mg(P)/L

0.81

2.0

總氮

Mg(P)/L

21.0

15

CODCr

mg/L

49

51

BOD5

mg/L

16

20

磷的去除率

%

80

78

氮的去除率

%

50

66

CODCr的去除率

mg/L

86

85

BOD5的去除率

mg/L

88

86

 


3  
結果與討論

3.1 絲狀菌的長度

    1# 流程厭氧階段,絲狀菌的平均長度比好氧階段低19.26 %,在2# 流程厭氧階段,絲狀菌的平均長度比好氧階段低7%。這表明厭氧階段有一定的抑制絲狀菌生長的功能。

    由于1# 曝氣池內填設懸浮填料,1# 流程絲狀菌的平均長度比2# 流程低66.02%;僅在曝氣階段,1# 曝氣池絲狀菌群的平均長度比2# 曝氣池低62.52%

    在運行期間,泥齡一直保持在15d左右,運行處在穩定階段,并沒有出現嚴重的絲狀菌污泥膨脹情況。在第7個月期間,為提高脫磷脫氮的去除效率把泥齡增加到30d,絲狀菌長度明顯增大并導致了污泥膨脹。后來又不得不把泥齡降低到15d左右,才使運行又趨于穩定。

3.2 絲狀菌的種類

    絲狀菌的種類如表3和表4。數據表明主要絲狀菌為微絲菌,其次為0675型和0914型,Nocardia III型菌只在生物泡沫中才出現。

 

 

3  1# 流程的絲狀菌種類

絲狀菌種類

厭氧污泥

缺氧污泥

好氧污泥

泡沫

出現次數()

優勢度(%)

出現次數()

優勢度( % )

出現次數()

優勢度(%)

出現次數()

優勢度(%)

微絲菌

40

98.21

40

98.43

40

98.14

14

99.29

0675

17

1.64

6

1.5

12

0.79

 

 

0914

3

0.07

 

 

 

 

3

0.21

Nocardia III

3

0.07

3

0.07

3

0.07

2

0.50

取樣分析次數

40

 

40

 

40

 

14

 

 

4  2# 流程的絲狀菌種類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