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污泥濃度與生物脫氮除磷

時間:2007-07-05 來源: 作者:趙夢開

一、概述
     
通過對北京市一些污水處理廠的實地考察發現,部分污水處理廠在具有良好脫氮除磷效果時,其生物池內的污泥濃度都相對較高。例如:酒仙橋污水處理廠氧化溝工藝、清河污水處理廠的倒置A2/O工藝等,尤其酒仙橋污水處理廠MLSS一度達到了60007000mg/L,約為設計值的兩倍,在其二沉池出水SS指標正常情況下,其TP<1mg/L TN<10mg/L。一般的脫氮除磷理論極少有介紹污泥濃度與脫氮除磷之間的直接關系問題,但從微生物量與去除有機物、N、P的速率以及DO之間的關系等方面分析,可以初步解釋在具有脫氮除磷功能的工藝中控制相對較高的污泥濃度對脫氮除磷是有利的。
二、脫氮除磷的控制因素
     
普遍觀點認為任何理想的脫氮除磷工藝應控制以下幾個關鍵點:
a. 
泥齡控制應大于硝化菌、聚磷菌所需的最小泥齡。
b. 
回流至厭氧區的回流污泥盡可能少的攜帶氧包括:分子氧、離子氧(NO3-N)。
c. 
回流至缺氧段反硝化的混合液盡可能少的攜帶分子氧。
d. 
進水碳源應滿足厭氧池有效釋磷、缺氧池反硝化。
e. 
各生物處理功能單元應滿足在正常污泥濃度下各自所需的反應時間。
三、污泥濃度與脫氮關系
     
生物脫氮過程中,硝化作用的程度往往是生物脫氮的前提,其控制相對比較簡單;反硝化作用是生物脫氮的關鍵,其受諸多因素影響較大,同時反硝化效果也很大程度上影響系統除磷。
1
、污泥濃度對硝化影響
     
影響硝化反應的環境因素有很多包括:PH、溫度、SRTDO、BOD/TKN、污泥濃度、有毒物質等。實際污水處理廠在工藝的運行中只能對SRT、DOBOD/TKN、污泥濃度等參數進行控制。
a. 
在好氧硝化過程中較高的污泥濃度其硝化細菌的濃度相對較高,因此好氧硝化反應的速率在高污泥濃度條件下較高。
b. 
一定污泥泥齡是保證生物污泥中的硝化細菌存在的條件,同時創造良好的硝化細菌生存條件更能提高其在微生物菌群中所占比例,從而提高硝化細菌濃度。高污泥濃度下在厭氧階段會有更多的BOD被消耗,進入好氧階段其BOD/TKN也就相對更低些。一些研究表明活性污泥中硝化細菌所占的比例,與BOD/TKN呈反比關系。由于硝化菌是一類自養菌,有機基質的濃度并不是它的生長限制因素,但若有機基質濃度過高,會使生長速率較高的異氧菌迅速繁衍,爭奪溶解氧,從而使自養菌的生長緩慢且好氧的硝化菌得不到優勢,結果降低硝化速率。
c. DO
值一般是污水處理廠硝化階段的重要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DO值在2mg/L以上。在大多數氧化溝工藝中其溝內平均DO值都很難達到2mg/L,一般維持在1mg/L或更低水平,但其硝化效果仍然良好,分析原因為氧化溝特有的相對較高污泥濃度雖然其溝內DO值較低,但其它有利于硝化的因素增強。污泥濃度增高,也就增大生物處理池的的有效容積,同時降低了負荷等。從另一角度分析提高污泥濃度其微生物好氧量也相應增加,在同等曝氣量條件下,溶解氧儀顯現出來的數值也應該較低。以上幾點說明提高污泥濃度,生物池中的DO值可適當降低,硝化效果仍可維持良好水平。
d. 
為保證活性污泥中硝化細菌的正常生長繁殖,泥齡一般應控制在8天以上。但為了使硝化細菌與其它異氧細菌有相對平衡的生存競爭力,應在污泥不發生嚴重老化前提下提高泥齡,相應也就是增大生物系統的污泥濃度。
2
、污泥濃度對反硝化影響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