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不僅是一個國家發展與穩定的重要戰略資源,也是人類和地球維持生命的最重要因素。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定位在“污染減排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這充分說明環境尤其是水環境已經越來越引起全世界的關注。 為了改善水環境,我市相繼投入10億元資金,建設污水處理廠。目前,綿陽城區的生活廢水處理能力已達到80%,工業企業排放廢水達標率從2000年的50%左右提高到了99%。雖然成績斐然,但和全國其他許多地方一樣,水環境日益惡化仍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A
城市環境 連續六年全省第一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我市投入了10億元資金建設起一批污水處理工廠,如塔子壩污水處理廠對改善綿陽水環境做出了巨大貢獻。先后在江油、西南科大、安縣、中物院等地建起的污水處理設施也在發揮巨大的作用,每天24萬噸污水經凈化處理后,又變成了寶貴的潔凈水。 1996年以前,涪江水質為IV類、V類,安昌江為V類、劣V類。自2002年以來,涪江平武水文站水質達到I類標準,北川湔江通口斷面、安昌江上游界牌斷面、涪江武都斷面的水質都達到了國家II類標準,梓潼梓江垢家壩斷面、鹽亭梓江玉龍斷面、涪江鐵橋斷面、豐谷斷面、百傾斷面、安昌江南橋斷面水質均達到和好于國家規定的III類標準。在全省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中,連續六年名列第一。 B
持續干旱部分地區用水困難2007年初夏,我市許多農村地區出現了罕見旱災,往年并不缺水的地方也遭遇缺水之苦。記者在涪城區豐谷鎮興隆溝村三社看到,那兒的堰塘從去年九月就徹底干涸,今年四月份村民不但缺乏灌溉用水,連人畜生活用水也非常困難。早年當過村長的72歲老人盧文友告訴記者,前些年該社從來不缺水,不過近幾年,水量開始短缺。大約五年前,由于缺水,社里原來種植水稻的地都改種了玉米。去年開始社里的堰塘也沒有水了,有村民就在堰塘里種上了菜。 往年,磨家邱家廟村村民栽種的蒼溪雪梨個頭大水分足,銷路很好。然而,今年這里也同樣遭遇著缺水之苦,許多村民家的水井一滴水也沒有了,只能從地勢低洼的人家水井去挑。因為缺水,許多人家把豬也賣掉了。 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說,幾十年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缺水之苦了。許多村民都說感到有些害怕,他們相信這是大自然對人的懲罰。 C
水質污染大多還是人為原因芙蓉溪是流經綿陽的三條主要河流中最小的一條,但其水環境一直備受關注。幾年前,本報記者曾經從芙蓉溪源頭到三江匯流處實地考察,在游仙區新橋鎮以上,芙蓉溪水清澈見底,可自新橋以下,芙蓉溪水質越來越差。 記者在游仙鎮看到,政府在這里興建了一座雨污水提升站,該鎮的生活和工業廢水由原來直排改為流到污水處理廠,芙蓉溪水也變得干凈多了。不過16日的一場大雨后,芙蓉溪里的魚兒卻紛紛浮出水面死亡。市環保局調查后發現,造成魚兒浮出水面死亡的原因在于水中缺氧,而最終原因還是沿途村鎮遺留下不少生活廢棄物被雨水沖刷下來,使河水受到影響。 從前年開始,安昌江的一條支流草市河每年都有大量水葫蘆蔓延。為了打撈水葫蘆,當地人花費了大量財力人力。但水葫蘆卻撈了又長,長了又撈。在與之不斷斗爭的過程中,人們體會到保護水環境的重要性。 D
提升水質尚需大家共同努力在大力整治水污染的同時,污染水源的問題卻時有發生,少數企業為了一己私利不顧環境偷偷排放廢水,不少集鎮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排江河,許多生活垃圾也沿江傾倒,對河流水質的改善造成威脅。 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污染減排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綿陽喊出了“還一江清水,建生態綿陽”這個響亮的口號,綿陽市人大《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與2007綿陽環保世紀行一同上路,在進行執法檢查的同時,對破壞水環境的不良行為將給予處罰和曝光,對愛護環境的行為給予褒揚,相信綿陽的水環境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