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張家港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水利系統全體干部職工,與時俱進弘揚張家港精神和水利行業精神,開拓創新,埋頭苦干,水利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以朝東圩港水利樞紐為代表的一批重點水利工程相繼完工投入運行,長江大堤防洪能力顯著增強,城區水系大循環框架逐步形成,拆壩建橋試點工作全面展開,河道疏浚、圩區治理等農村水利建設任務圓滿完成,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進一步加強水利管理,穩步推進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水利服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談到今年水利工作的思路時,市水利局局長劉國強告訴記者,在新的一年里,市水利局將繼續堅持遵循規劃、科學治水的工作思路,按照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環境、建設“人水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穩步推進各項水利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加快堤防建設,做好防汛準備,進一步增強長江大堤的防洪保安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實施雙山南閘拆除重建工程,消除雙山島重點防汛隱患;加強長江老海壩節點整治,努力保持河勢穩定,保障岸線安全。
加快農村河道疏浚、圩區治理和拆壩建橋工作,進一步完善農業灌排體系,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服務新農村建設。全年計劃疏浚河道725條,新建和改造排澇站和圩口閘36座,拆除各類阻水壩頭693條,改建橋涵575座。
加快水利進城步伐,開工建設朝東圩港-環城河河道工程,完善市區河道水循環體系。加快推進界羅港、白子港以及花園浜與新豐河溝通工程,實施斜橋中心河整治工程,完善市區二級河道水系,促進水體流動,改善水環境質量。
加快骨干河道整治,進一步改善內河航運條件,完善全市水體大循環框架。對六干河進行拓浚,進一步改善南豐、塘橋、東沙等地內河水運條件。對二干河錦豐段實施綜合治理,保障河道的航運安全。
強化水資源節約與保護,加快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進一步提升全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能力。加強用水管理,促進節約用水;加快工業、農業、社區等節水示范點培育,加強節水制度建設;制定污染減排計劃,強化排污監管,進一步改善水環境質量。加強水資源及水利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水利現代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