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湖工程日前破土動工
廣州市近幾年啟動了“青山綠地、藍天碧水”工程,展現嶺南水鄉城市風情,并于2006年榮獲建設部“中國人居環境獎(水環境治理優秀范例城市)”稱號。“十一五”期間,在加快推進城鄉防災減災工程建設確保水安全的同時,廣州進一步開展城市水環境建設,首個重點工程———白云湖工程日前破土動工,這標志珠江西航道引水工程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引水濟涌”改善水質
20世紀以來,廣州市人水爭地現象突出,不少湖泊解放前已消失,不少河涌被填埋,導致城市水面率下降,城市排澇和自凈能力減弱,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河涌,使河涌水又黑又臭,魚蝦絕跡;下雨時城區又常常出現“水浸街”。
1994年至2001年,廣州市河道與河涌的治理從農業水利向城市水利轉變,以珠江一河兩岸的整治為代表;從2001年開始,以城市水利為重點,整治城市環境、城市景觀的河涌;從2004年至今,開始發展生態水利。“十五”期間,廣州市共投入185億元用于綜合治水。投資76.89億元的十大污水處理系統已初步成形,全市污水處理規模達到145.3萬m3/d,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76.22%,在國內大城市中領先;用3年時間完成了“青山綠地、藍天碧水”一期工程,市中心區共整治了河涌56條(段)、岸線167.8公里。
廣州水系復雜,河涌眾多。雖然近年來大力整治河涌,但水質仍沒得到大的改善。這是因為珠江的污染目前80%以上來自生活污水,廣州的231條河涌大都是用來排生活污水。治理珠江的根本在于截污,在于改善河涌水質。為此,廣州市有關部門和專家提出“引水濟涌”綜合整治河涌設想,廣州市政府制定《中心城區河涌水系規劃》和《廣州市“碧水”工程建設計劃(2007—2010年)》,提出城區水系建設分南、北實施,“北建庫、南建閘”和“引水濟涌”:北部地區筑庫、挖湖,引蓄調水,解決60條主要河涌的補水;南部地區利用珠江水,解決海珠、芳村河網區河涌的補水。城區水系建設要實現“三線兩湖一縱”,三線即北江兩涌一河、流溪河左干渠、西航道引水工程;兩湖即通過白云湖和白海面人工湖蓄水,解決60條主要河涌的補水,其中,挖廣州最大的人工湖———白云湖,防止廣州北部城鄉洪澇災害,并為北部河涌補水,解決廣州北部河涌、尤其是石井河流域水少、水臟、水臭等問題,從根本上解決、改善廣州北部城鄉的水環境,修復受污染的水生態;一縱即用均和涌、石井河連接南北。南部河網豐富,要通過閘泵聯控、吸潮入涌,與珠江實現水體循環,解決海珠、芳村河網區河涌的補水。
按上述規劃,從2007年到2010年,廣州“藍天碧水”工程要把中心城區水面率由目前的8.99%提高到10%,并高標準建設防洪排澇工程,把廣州建設成為“不怕水”的城市。
白云湖工程意義深遠
白云湖工程是廣州市委、市政府改善人居環境、造福社會的民心工程,是改善廣州北部城鄉水環境,建設生態廣州、2010年實現大變的新亮點。
投資8億元、規劃占地面積達2.0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05平方公里,比廣州原有四大人工湖———東山湖、荔灣湖、流花湖、麓湖水面總面積還多0.77平方公里的白云湖工程,上月底破土動工,首期主體工程預計今年底完工。
白云湖工程位于白云區石井鎮滘心支涌、環滘河、?谟、石井河交匯處,分兩部分:以京廣鐵路東線為界,分為西湖和東湖,西湖規劃總面積0.96平方公里,東湖規劃總面積1.11平方公里。湖中將建有40個大小不同的人工島,增強觀賞性。北部水系建設首期工程除了白云湖之外,還包括廣和泵站和引水渠。泵站至白云湖引水渠長4.7公里,途經10處橋梁。
白云湖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湖區開挖、湖底防滲、湖岸整治、湖中給排水涵閘、船閘、泵站、公路鐵路過水涵洞、湖區綠化等多項子工程。
白云湖工程兩年后將建成具蓄水、補水、雨洪調蓄、休閑娛樂等功能的生態公園。按照預期目標,石井河上游的白云湖將從珠江西航道4公里的引水渠每天引水100萬m3入湖,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沖洗石井河,改善石井河和北部20多條河涌水質;白云湖還和附帶的泵站和引水渠等配套設施,與已經動工建設的北江大堤“兩涌一河”綜合治理工程配合,從北江引水23億立方米,尤其是每年的枯水期可有2億立方米的北江清水流入廣州,構成一個完整的引水系統,實現澇時排水旱時引水的調劑功能:工程設計控制集雨面積近10平方公里,庫容200萬立方米,其中防洪調蓄庫容51萬立方米,工程建成后,湖區附近的環滘河、石井河等河涌20年一遇洪水不成災,集雨區內24小時遭遇260毫米暴雨不怕淹,有效防止廣州北部城鄉的洪澇災害,并從根本上改善石井河流域以及鄰近鴉崗涌、滘心涌、滘心支涌、環滘河、?谟康群佑克、水臟、水臭的狀況,同時為廣州部分中心城區提供水源保障,起到優化周邊生態環境的作用。新建的這2平方公里的湖區,增加城市濕地2平方公里,增加水面1.06平方公里,廣州市區水面率因此提高到2%,沿湖地區的生態環境、局部氣候因水而得到改善。
白云湖、北江大堤“兩河一涌”工程,是“十一五”期間廣州中心城區河涌水系規劃和廣州市“青山綠地、藍天碧水”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白云湖經白坭河引入的北江水,經左干渠引入的流溪河水以及匯集石井河流域的天然降水,補充給下游河涌,與已開工建設的西航道引水泵站、引水運河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集水安全、水生態、水景觀于一體的綜合性水利工程,對改善廣州北部城鄉水環境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