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住區水環境設計,自古以來就有“城有水則秀,居有水則靈”、“吉地不可無水”的說法。水體作為一個造景要素,不僅具有生態價值,而且可以調節溫濕度,凈化空氣,增強居住舒適感,水的形態、風韻、氣勢、聲音蘊含著無窮的詩意、畫意和情意,豐富了空間環境,給人美的享受和無限的聯想。古時即有“遙遙十里荷風,遞香幽室”[1]、“深柳疏蘆之際略成小筑,足征大觀也”[2] 之說(明·計成《園冶》)。
現代水景住區自20世紀90年代在歐美開始流行以來,這股流行浪潮很快就影響到中國,蔓延到廣州、深圳、上海、北京以及內陸省份。近年來,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建筑的高度密集、環境的嚴重污染,城市居民更加渴望能夠與純樸自然、親切優美的湖光水色零距離接觸和朝夕相處。因此,住區水景設計也就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事實上,深圳由于地理位置優越,區內山、湖資源豐富,氣候濕熱,經濟發達,為水環境設計與建設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其設計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一、水的景觀特性
水景住區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帶給人們無窮的趣味,毋庸置疑是源于水自身的特性。
流動性:地球的重力使水從高向低不停地流動,這種位移的變化使水處于不斷循環運動中,充分體現出水柔美、活潑的特性。而瀑布、海浪、激流、涌泉等不同程度的激烈狀態帶給人強烈的視聽感受。此外,風這一時令要素也促成水的流動,在平靜的湖面上,“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一派詩情畫意。
倒影和反射:水的倒影能增加景深,擴大景面,產生虛實對比、交相輝映的畫面。陽光下,水面波光粼粼,新綠、晴空和建筑交織變幻,視野收放開合;倒影、逆光、反射,波光晶瑩,色彩繽紛,將建筑環境襯托得如詩如畫。
可塑性:水是一種連續的物質,無形而消極,本身沒有固定形狀,但通過容器或噴頭,卻能塑造成多種形態。宋代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說:“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靜,欲柔滑,欲汪洋,欲環繞,欲肥膩,欲噴薄……”,就極為詳盡地描繪了水的多種多樣的形態。
聲、色特性:水本沒有自己的聲音,基底的不同,上部剩余空氣的多少決定了水的聲音。涓涓細流發出的悅耳動聽的水聲,瀑布、海浪發出的轟鳴都有益于營造空靈超脫的意境;水雖然沒有顏色,是透明的液體,但自然界中的浮游生物和光線中青藍色的反射作用賦予它豐富的顏色;周圍環境顏色的映射,也使得水面可以隨著景物色彩的變化而變化。
二、水景的開發和利用
親水是人們的天性,水體的開發利用不僅可以營造“詩情畫意”的景觀效果,并且也能運用一定手段去拓展空間,延伸、引導空間,用設計師的創意理念去多樣化地豐富景觀環境內容,達到活化空間、創造情意。
空間的拓展:規模較大的面狀空間,在環境空間中有一定的控制和空間拓展作用。一方面,水虛無的形態弱化了空間界限,延展了空間范圍,有助于空間的拓展;另一方面,水中的倒影,不僅給水面帶來光波的動感,使水面產生虛空間,產生開闊、深遠之感。
空間的延伸引導:小規模的水面或點式水景,在環境中起著點景作用,構成空間的視覺焦點,從而起到引導作用,其布置較為靈活;并且這樣的水景與水面大面積不同,更易與人直接產生戲水活動,不僅增強了對景觀的參與性和趣味性,也滿足了人們親水的心理。
空間的層次:水景作為視覺對象,具有豐富的視覺層次。其多樣的形態和可塑性,可以靈活組織成各種點、線、面式的水景,通過不同疊合的方式形成三維立體空間;并利用周圍的環境,建筑掩映、分割和充實空間,起到點景、對景、背景的作用,獲得豐富的空間層次。
三、實例分析(深圳華僑城波托菲諾二期純水岸景觀設計)
深圳華僑城波托菲諾二期純水岸是深圳現代住區水環境設計的成功范例之一。
該項目占地面積8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8萬平方米,二期純水岸位于波托菲諾的腹地,地形綿延起伏,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