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世界水日 >> 

《二十一世紀議程》 第二部分. 保存和管理資源以促進發展(五)

時間:2007-03-21 來源: 作者:

18章:保護淡水資源的質量和供應:對水資源的開發、管理和利用采用綜合性辦法(五)

建立和使用具有成本效益的農業用水水質監測系統;

防止農業活動對其他社會和經濟活動用水水質和對濕地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靠在農業活動中最佳使用農場就地投入和最低限度使用外部投入做到這一點;

對農業用水戶和海洋與河岸上的生態系統確定生物、 物理和化學的水質標準;

將水土流失和沉積減至最低程度;

適當處置人類住區的污水和密集飼養產生的牲畜糞;

采用綜合性蟲害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縮小農用化學的不利影響;

就使用肥料和化學品危害水質、食物安全和人體健康的污染影響問題對各社區進行教育;

(e) 水資源開發方案:

發展小規模灌溉和人畜供水與水土保持供水;

擬訂各種大規模長期灌溉發展方案,其中要考慮到它們對當地經濟和環境的影響;

鼓勵地方對水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和管理的主動性;

提供適當的技術咨詢和支持,加強地方社區一級的機構合作;

促進在水管理上采用耕作的辦法,這種辦法考慮到教育水平、動員當地社區的能力以及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生態系統的要求;

規劃和發展多用途水電計劃,但須確保各種環境問題受到適當的考慮;

(f) 缺水地區的水資源管理:

就在競相奪水的缺水條件下的農業用水制定長期戰略和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在灌溉規劃和管理中確認水是一種具有社會、經濟和戰略價值的物品;

制定重點放在防旱方面的專門化方案,并強調糧食缺乏和環境保障問題;

促進和推動廢水在農業中的復用;

(g) 牲畜的供水:

考慮到牲口的容忍限度改善用于牲口的水的質量;

增加可用于牲畜的水源數量,特別是在粗放放牧系統中的水源數量,以便既縮短拔涉取水的距離,又防止水源周圍放牧過度;

防止牲畜糞便造成水源污染,以防止疾病,特別是寄生蟲病的蔓延;

通過促進綜合性的農牧漁業系統鼓勵多次使用供水;

鼓勵采用漫水方法,增加粗放草地的保留水量,以刺激飼料生產和防止徑流;

(h) 內陸漁業:

發展可持續的漁業管理,作為國家水資源規劃的一部分;

研究水文生物學的具體方面和主要內陸魚種對于不同的水狀態的環境要求;

為了可持續地使用和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的生物多樣性,防止或減輕其他用戶對水生環境所作的改變或恢復受到這種改變的水生環境;

為了提高內陸水域的捕魚量,研制和傳播環境無害水資源開發和管理方法;

為收集和解釋關于水的數質量和與包括漁業在內的水生生物資源狀況與管理有關的河床形態學的數據而建立和維持適當的系統;

(i) 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開發環境無害水產養殖業技術,這些技術適應地方、區域和國家的水資源管理計劃并且考慮到社會因素;

在迄今尚無水產養殖業經驗的國家中采用合適的水產養殖業方法和有關的水利開發與管理方法;

評價水產養殖業的環境影響,特別是關于商業化的養殖單位的影響和加工中心可能造成的水污染;

考慮使用質量較差的水及其投資和運行要求,評價水產養殖業使用代用水的經濟可行性。

實施手段

(a) 籌資和費用評估

18.77. 環發會議秘書處估計,實施這個方案的各項活動的每年(1993-2000)平均費用總額約為132億美元,其中約45億美元是來自國際社會以贈款或減讓條件方式提供的資金。這些都只是指示性和估計性數額,尚未經過各國政府審查。實際費用和融資條件,包括任何非減讓性條件,除其他外,都將取決于各國政府為實施各項活動而決定采取的具體戰略和方案。

(b) 科技手段

18.78. 各國目前迫切需要監測水資源和水質、水和土地利用及農作物生產情況;將農業水利開發的類型和程度及目前和今后對可持續的農業發展的作用匯編成清冊;評價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發展的潛力;以及改善向計劃人員、技術人員、農民和漁民提供和傳播數據的情況。關于研究的優先要求如下:

(a) 確定同水有關的適應性研究的關鍵領域;

(b) 加強發展中國家各機構從事適應性研究的能力;

(c) 進一步使與水有關的耕作和捕魚系統研究成果轉化為切實可行和容易取得的技術,并且提供在實地一級很快采用這些技術所需的支助。

18.79. 必須加強橫向和縱向這兩方面的技術轉讓。各國和外部支助機構必須攜手共同建立提供信貸、投入供應、市場、適當定價和運輸的機制。應當擴大綜合性農村供水基礎設施使發展成多種用途,包括與水有關的教育和培訓設施和對農業的支助服務,并應協助發展農村經濟。

(c) 人力資源開發

18.80. 在國家一級應當積極做好人力資源的教育和培訓,其做法是:(a)評價目前和長遠的人力資源管理和培訓需求;(b)為人力資源的開發制定一項國家政策;(c)開展和執行各級工作人員和農民的培訓方案。必要的行動如下:

(a) 評價農業用水管理的培訓需求;

(b) 增加正式和非正式的培訓活動;

(c) 為提高推廣服務的能力編制可行的培訓課程,以傳播技術和加強農民的能力,特別是有關小規模生產者的能力;

(d) 培訓各級工作人員,包括農民、漁民和地方社區的成員,特別是婦女;

(e) 增加職業發展的機會,以提高參與土地與水利管理方案的各級行政首長和官員的能力。

(d) 能力建設

18.81. 在國家一級建立一個職能性和緊湊的體制構架以促進水利和可持續的農業發展,其重要性目前人們已有普遍充分的認識。此外,一種適當的規章條例方面的法律構架應當建立,以利于就農業用水、排水、水質管理、小規模水利方案和水用戶聯合會及漁民聯合會發揮作用等采取行動。具體涉及農業水利部門需要的立法,應當產生于水資源管理的一般立法并與之保持一致。應在下述領域采取行動:

(a) 改進與農業、漁業和農村發展有關的用水政策和執行這些政策的法律構架;

(b) 視需要審查、加強和調整現有機構,以便提高它們從事與水有關的活動的能力,并同時確認在適當的最低層次來管理水資源的必要性;

(c) 視需要審查和加強各個部及其下各個司局相互間的組織結構和職能上的關系和聯系;

(d) 提供要求支持加強機構的具體措施,特別是通過采行長期方案預算編制、工作人員培訓、鼓勵辦法、人員流動、裝備和協調機制;

(e) 視情況促進私營部門參與人力資源的開發和提供基礎設施;

(f) 通過在國家和區域機構間建立合作和信息交流機制轉讓現有和新的用水技術。

G. 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

行動依據

18.82. 對全球的氣候變化的預測捉摸不定。雖然區域、國家和地方各級的這種不確定性更大得多,但最為重要的決定正需要在國家一級作出。氣溫升高和降水量減少將導致供水量下降和對水的需求增加,這可能引起淡水體變質,給許多國家供求之間業已很脆弱的平衡造成壓力。即使在降水量可能增加的地方,也不能保證會在能被利用的時節降水,并且,還有可能發生更多的水災。海平面的任何升高往往會導致鹽水侵入港灣、小島嶼和沿海蓄水層,并使沿海低洼地區泛濫成災;這使低洼國家面臨巨大的風險。

18.83. 第二屆世界氣候大會的部長級宣言提出:“這種氣候變化的潛在影響可能給環境造成其規模迄今鮮為人知的威脅;甚至會威脅到一些小島國和低洼沿海地區及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生存!保 會議認識到,氣候變化最重大的影響將是對水文周期和水利管理系統的影響,以及因這些對社會、經濟制度的影響。氣候異常,例如水旱災害發生次數增加,將使災難發生率上升和更為嚴重。因此,會議要求加強必要的研究和監測方案,交換有關的數據和信息。這些行動將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各級采取。

18.84. 這一課題的性質本身首先要求提供更多有關所面臨的威脅的信息和更深入了解這一威脅。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這一課題可具體為下列目標:

(a) 理解和量化氣候變化對淡水資源可能產生的影響;

(b) 當威脅性的影響被認為足以證明應當采取有效的國家對策時,促進這種對策的執行;

(c) 研究氣候變化對水旱災頻仍地區的潛在影響。

18.85. 所有國家可按照其能力和現有資源,通過雙邊或多邊合作,包括斟酌情況通過聯合國及其他有關組織進行下列活動:

(a) 監測水文體系,包括土壤水分、地下水平衡、水質滲透和蒸騰、和相關的氣候因素,特別是在最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那些區域和國家以及在易受這些影響的具體位置應當加以界定的那些地點;

(b) 開發和應用有關的技術和方法,通過氣溫、降水量和海平面上升的變化,評價氣候變化可能對淡水資源和洪水危險產生的不利影響;

(c) 開展個案研究,以確定氣候變化與當前發生在某些區域的旱災和水災有無關系;

(d) 評價由此帶來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

(e) 制定和開始實行各種應變戰略,對付那些認定的不利影響,包括變化中的地下水水位,減輕蓄水層所受的鹽堿侵蝕;

(f) 發展以使用半咸水為基礎的農業活動;

(g) 促進正在目前各項國際方案的構架內進行的研究活動。

實施手段

(a) 籌資和費用評價

18.86. 環發會議秘書處估計,實施這個方案的各項活動的每年(1993-2000)平均費用總額約為1億美元,其中約4 000萬美元是來自國際社會以贈款或減讓條件方式提供的資金。這些都只是指示性和估計性數額,尚未經各國政府審查。實際費用和融資條件,包括任何非減讓性條件,除其他外,都將取決于各國政府為實施各項活動而決定采取的具體戰略和方案。

(b) 科技手段

18.87. 正如在《21世紀議程》的其他各節中所討論的,必須把對氣候變化及其對淡水體的影響的監測工作與監測環境的國家和國際方案,特別是有關大氣層的方案密切結合起來,而且與上面方案領域B中討論的水圈結合起來。分析數據以尋找氣候變化的跡象,并且以此作為制訂補救措施的依據,是一項很復雜的工作。在這方面,需要開展廣泛的研究工作,并要適當地考慮到氣候變化問題政府間小組和國際地圈--生物圈方案和其他有關國際方案的工作。

18.88. 制定和執行應變戰略需要創新地使用技術手段和工程解決方案,包括建立水災和旱災警報系統和建設新的水資源開發項目,例如水壩、輸水道、井場、廢水處理廠、脫鹽工程、岸堤、護岸和排水渠道。還必須建立諸如地圈--生物圈方案/START網絡等協調研究網。

(c) 人力資源開發

18.89. 開發性工作和革新能否成功,取決于有無良好的學術訓練和有積極性的工作人員。國際項目可以通過列舉替代方案起促進作用,但是每個國家必須制定和執行必要的政策,和在所面臨的科學和工程挑戰中發展它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有一群具有獻身精神的人,這些人能夠為被要求決策的人們解釋有關的復雜問題。這些專門人才需要接受訓練、雇聘并被留用,使他們能夠在這些崗位上報效國家。

(d) 能力建設

18.90. 不過,還必須在國家一級培養制定、審查和執行應變戰略的能力。建設重大工程項目和建立預報系統將需要大大加強主管機構,而不管它們是屬于公營部門還是私營部門。最為關鍵的是要有一種社會、經濟機制,它能審查對氣候變化影響的預報和可行的應變戰略,并且作出必要的判斷和決定。

-----------------------------

《聯合國水事會議的報告,馬德普拉塔,1977314日至25日》(聯合國出版物,出售品編號:E.77.II.A.12)。

同上,第一部分,第一章,決議二。

A/45/696/Add.1,附件三,序言,2段。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二十一世紀議程》 第二部分. 保存和管理資源以促進發展(五)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