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SBR工藝探討 >> 

以溶解氧濃度作為SBR法模糊控制參數

時間:2007-08-06 來源: 作者:曾薇 彭永臻 王淑瑩 高景峰 李探微


  試驗配制原水COD濃度為1800mg/L,進水混合后反應初始COD濃度為1600mg/L。反應過程平均MLSS=2000 mg/L,曝氣量分別為0.6m3/h、1.0m3/h、1.2m3/h時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反應開始810min左右,不同曝氣量下DO值顯著不同。曝氣量越小,此時的DO值越低,致使整個反應過程DO處于較低水平,大大延長了反應時間。隨著曝氣量的增大,初始DO值也在增大,帶來整個反應過程DO的提高,縮短了有機物達到難降解程度的時間,即減少了反應時間。但是,過分地增大曝氣量,初始DO的過高會造成整個過程DO處于過高的水平,卻不能有效地縮短反應時間,還造成能量的巨大浪費。產生這種現象可以從耗氧速率與DO的相關關系的研究中得到解釋,因為在低DO濃度下,DO濃度對生化反應速率的影響較大。當DO12mg/L范圍內,隨著DO的提高,耗氧速率大幅度提高,標志著有機物降解速率的加快,從而縮短反應時間。當DO超過2mg/L后,繼續增大DO值,由于受污泥濃度(MLSS)的限制,有機物降解速率的增加幅度較小。?
  取進水COD濃度分別為400600、800、10001300、1600、1900mg/L,每一進水濃度又在不同曝氣量下進行試驗,比較DO與有機物降解情況。試驗中發現控制反應過程中DO2.0 mg/L左右時最經濟合理,其相應的曝氣量為合適的曝氣量。通過試驗找出每一進水濃度下合適的曝氣量,并應隨著進水COD濃度的不同,根據檢測的初始DO810min左右)值調節曝氣量,使整個反應過程的DO處于適當的水平,既能保證出水水質,又能節省運行費用。
2.2
不同進水濃度相同曝氣量
  試驗配制原水COD濃度分別為850、1200、1500mg/L,進水混合后COD濃度分別為650980、1300mg/L,反應過程平均MLSS2000mg/L,曝氣量為0.6 m3/h,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

  從圖可以看出,不同的進水COD濃度,反應10 min左右時DO值有很大差別,COD濃度越高,DO值越低,二者有很好的相關性。在COD濃度為650mg/L時,反應10 min左右DO值就升到4.5 mg/L;而COD濃度為1300 mg/L時,反應10 min時的DO值僅為1.3 mg/L。因此,在反應開始后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根據檢測的DO值的大小預測出相應的進水COD濃度。
  用SBR法處理石化廢水,以上述試驗研究結果為基礎,設定每一周期初始的曝氣量均為0.6m3/h,在不知進水COD濃度的情況下,以在線檢測反應10min左右時DO值的大小為依據,預測出該進水COD濃度,再找出在該進水COD濃度下適宜的曝氣量,將其歸納總結如表1所示。與此同時,發現在上述每一試驗過程中,當有機物達到難降解程度時,DO都有迅速大幅度升高的現象發生,并且在較短的時間內上升到56mg/L。根據反應期間DO的變化,實現對SBR供氣量和反應時間的模糊控制。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