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根據傳統的脫氮理論,不可能同時進行硝化反硝化。然而,最近幾年國外有文獻報道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現象,尤其是有氧條件下的反硝化現象確實存在于各種不同的生物處理系統中,如生物轉盤[1],SBR[2],氧化溝,CAST工藝等。本文針對SBR復合系統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現象及其脫氮效果進行了研究。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裝置
試驗所用反應器為20cm×30cm×40cm的有機玻璃槽,有效容積為18L。反應器內放置YDT彈性立體填料,上下固定,使生物膜附著于填料表面。
該復合系統兼有接觸氧化和
SBR藝的特點。由時間程序控制器控制進水、厭氧、曝氣、沉淀和排水全過程,并根據需要,選定各段的啟動、關閉時間;旌弦旱SⅤ、SⅥ、MLSS和MLVSS等運行參數采取定期取樣測定,保持
MLS在4-6mg/L,SV在20%左右,并根據參數分析判斷反應器的運行狀況,及時加以調整。DO和PH由在線測定儀測定。
1.2
試驗用水
本試驗采用模擬配水作為進水:CODCr400-500mg/L,NH3-N25-35mg/L,TN在40mg/L左右。添加營養成分如下:葡萄糖169mg/L,蛋白胨169mg/L,氯化鈉63mg/L,無水氯化鈣23mg/L,磷酸二氫鉀23mg/L,硫酸鎂94mg/L,碳酸氫鈉65mg/L,氯化銨75mg/L,微量元素(硫酸鐵、硫酸錳、硫酸銅、氯化鉆)0.2mg/L。采用模擬配水,水質穩定且易于控制,適合反應器工藝運行特性和污泥形態結構及微生物學特性等的研究。在試驗運行過程中,可根據不同的試驗要求,適時調整配水成分,改變部分進水組分的濃度和配比,但TN和NH3-N的含量保持基本不變。
1.3
污泥馴化、掛膜及運行參數
取琥珀山莊(市政污水)污水處理廠內氧化溝的回流污泥,沉降后棄去上清液,以沉降污泥作為菌種進行培養。期間所采取的運行方式為:進水0.5h,曝氣6h,污泥沉降和排水1.5h。此階段主要是為了培養活性污泥。大約兩周后,填料上有稀薄的菌膠團和大量的游離細菌,但結合較為疏松,之后正常進水,并調整運行狀態。在CODCr去除率達90%,NH3-N去除率達80%時馴化結束,投入正常運行。運行參數水力停留時間為8h,SV在20%左右,MLSS約為4900mg/L,污泥停留時間為15d,碳氮比為13.2。
2
試驗結果與討論
在正常運行條件下達穩態時,試驗運行結果見表1。
表1
穩態條件下運行結果 | |||||
分析項目 |
CODCr/(mg.L-1) |
BOD5/(mg.L-1) |
NH3-N/(mg.L-1) |
TKN/(mg.L-1) |
TN/(mg.L-1) |
進水 |
494 |
310 |
32.3 |
41.6 |
42.8 |
出水 |
25 |
22 |
0.92 |
4.6 |
8.1 |
去除率/% |
95 |
93 |
97.2 |
89 |
81 |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