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SBR工藝探討 >> 

復合SBR系統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現象及其脫氮效果

時間:2007-07-16 來源: 作者:趙玲 張之源


  溶解氧濃度是最重要的參數之一,它直接影響到系統的硝化反硝化程度。首先,溶解氧的濃度應滿足合碳有機物的氧化以及硝化反應的需要;其次,溶解氧的濃度又不宜過高,以保證缺氧厭氧微環境的形成,同時使系統中有機物不致于過度消耗而影響反硝化碳源。將溶解氧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使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越接近,總氮去除效果越好。由于進水水質和活性污泥狀況的不同,溶解氧的控制范圍也有所不同。此外,對于不同的處理構筑物,其發生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范圍也有所不同,需要在實踐中確定。在本試驗中,由于生物膜的傳質阻力較大,所以溶解氧控制在 35mgL時,脫氮效果最佳,如圖1所示,其同步硝化反硝化現象亦最明顯,而當DO大于5mmL或小于3mmL時,脫氮效果及反硝化速率明顯降低。

2.2 堿度的影響
  按理論計算,硝化反應時每氧化互g氨氮要消耗堿度7.14g(以CaCO3計)。而反硝化反應時,還原1gNO3--N將回收3.57g堿度。同時發生硝化反硝化時,反硝化反應產生的堿度將隨時部分補充硝化反應消耗的堿度。一般污水對硝化反應來說,堿度往往是不充足的,如不補充堿度,就會使pH急劇降低,影響氨氮的硝化程度。采用同步硝化反硝化脫氮是較為理想的選擇。如圖2所示,實測值與模擬堿度之間存在差值,說明了存在有同步硝化反硝化現象。

2.3 碳氮比的影響
  污水的碳氮比可以影響系統的脫氮效果。本試驗選用三種不同的碳氮比。分別為13.2,8.4,4.6,并考察了三種條件下CODCrNH3N,和TN的去除過程及脫氮效果。從曝氣初始起計時,每隔1h取樣一次。
  CODCr的去除不受碳氮比的影響,如圖3。由于生物膜有很強的生物吸附功能,所以反應初期能快速吸附大部分的有機物而轉換成內碳源。

  以碳氮比為13.2為例,(由于反應過程中測得的NO2--N濃度很低,故忽略不計。)由圖4可以看出,在該工作周期中,硝化反應的進行使氨氮比較徹底地轉化為硝酸鹽氮,氨氮濃度逐漸降低,同時總氮濃度也逐漸降低。由此可見:該反應過程中既發生了硝化反應又發生了反硝化反應,即同步硝化反硝化。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