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SBR工藝探討 >> 

SMSBR中PAC對膜污染的防治作用

時間:2007-07-16 來源: 作者:李春杰,耿 琰,周 琪,顧國維

   膜的污染程度取決于膜本身的性質、料液的特征和過濾操作條件[1],因此對于膜本身抗污染性能的提高,除了膜本身的制作水平外,還可針對實際過濾料液的特征對膜進行改性,但由于MBR過濾料液成分復雜,這方面的工作難以奏效。有關膜過濾過程中水力操作條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很多,筆者認為,對于MBR,通過改變過濾料液的性能來防止膜污染將是一條重要且可行的途徑[1]。
  盡管活性污泥混合液的組成復雜,但膜過濾活性污泥的過程受沉積層的控制而非膜孔的堵塞[2],這說明膜污染主要來自大于膜孔徑的微生物絮體。大量研究表明[3、4],細菌胞外聚合物(EPS)是優勢污染物,微生物通過這些物質相互粘連形成菌膠團,并在過濾過程中顯示出較強的壓密性,使過濾阻力不斷升高。筆者通過向SMSBR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使之形成生物活性炭(BAC)污泥以進行膜污染防治,并通過終端過濾試驗來評價膜 污染防治效果。

1  試驗方法

   2000102日起開始向SMSBR反應器中投加PAC(見表1),共考察了3種不同PAC濃度下的膜過濾特性。

1  向SMSBR中投加PAC

日期

102

1013

1024

每次PAC投加量(g)

9

9

9

反應器中PAC濃度(g/L)

0.6

1.2

1.8

  投加了PACSMSBR按照缺氧1—好氧缺氧2”運行,在每次投加PAC后的第10天取200mL污泥混合液進行終端過濾試驗,其方法和參考文獻[2]中相同,考察了過濾通量的變化、通量衰減和阻力分布情況及SMSBR中膜組件的運行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膜通量的變化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